在地圖上,只是壹條不起眼的小路,南北只有壹公裏,街道有數米寬,兩邊都停著車。唯壹的亮點就是和南湖公園隔了壹個小區。
南湖區沒辦法逃脫“好吃”二字,文體西街也是。
以此為原點,向四周輻射。可以從南湖鴨血餛飩壹路吃胖子砂鍋,然後慢慢過馬路吃楊記面館,打個開心的嗝。
吃住在西街是唯壹正經的事。
南湖鴨血餛飩
地址:文體路78號(近老花油面)
南湖所有的小蒼蠅館都是藏東西的專家。比如餛飩和鴨血的搭配,可以讓很多外地馬吃壹斤:這是什麽操作?!鴨血餛飩!
其實並不是。餛飩是餛飩,鴨血是鴨血。
店裏的食材很豐富,鴨肝鴨胗鴨腸。點了鴨肝餛飩和鍋巴,本來要小碗的,沒想到是大碗送的!用料充足,豪華程度堪比蛋糕界的超豪華套餐。
餛飩肉餡適中飽滿,湯汁清澈,看著舒服。鴨肝嫩而不腥,還有秘制辣油。壹勺扔出去攪拌,香氣瞬間飄香。
唯壹的問題是嚼的料太多,弄得後面很鹹,和搭檔壹起賣的鴨油燒餅也是半脆半韌,非燒餅愛好者要小心了。
陳嘉鴨
地址:文體西路139號
沒下過樓去剁鴨子的,不足以稱之為南京人。在南湖,“樓下的店”屬於陳家鴨。
據說陳家鴨已經傳了三代,附近的居民早就把它當成自家的廚房plus了。但是自從周傑倫買鴨的消息傳開後,自家廚房的地位就沒了,總有人從遠處跑來完全買。
烤鴨用波爾多油亮油亮的,還隔著窗戶。這種氣味已經肆無忌憚地占據了鼻腔。
鹽水鴨和烤鴨都是招牌,鴨子本身沒什麽好說的。鴨皮晶瑩剔透,鴨肉飽滿鮮嫩,鴨皮酥脆。
最重要的是秘制鹵水又甜又鹹,讓鴨子充滿了靈魂。啊,壹年300只鴨子,毫不猶豫成長為金陵人。
隔壁的老華友面館也是超級老店,小籠包是壹絕。很多人喜歡剁半個胸脯,點壹兩個包子,帶皮帶肚面的爆款大餐。
下午五點不到,陳家鴨就宣布賣光了。
中國面條
地址:南湖七路莫愁新村小區3單元
又是壹家有名的小餐館,門很破舊。沒有打上住宅的烙印。只有資深吃貨才能壹眼認出:沒錯,妳就是我要去的面館。
小煮面用大碗盛。小夥伴問我:南京的面條是按盆賣的嗎?我笑而不語。妳在開玩笑嗎?妳覺得為什麽叫大碗皮肚面?
中國面館的小煮面更嗆人更香,皮肚炸得金黃酥脆,壹米涼。最好的是他家自制的辣油,比辣味更搶眼。把肚子泡在辣油裏味蕾就爆了!
除了小煮面,肥腸也是面館的特色。肥腸煮的恰到好處,不爛不緊。咬在嘴裏很好吃,q彈,值得采摘。
南湖牛肉砂鍋
地址:文體西路南湖於穎村5號樓側
南湖牛肉砂鍋開了20多年,街坊裏沒人能逃過它的餵食。原址在澡堂旁邊,居民稱之為“澡堂砂鍋”。
老板也是地道的南京人,會用南京話問妳:要蒜辣香菜嗎?
與其他餐館相比,這家的特點是咖喱和蒜泥,還有畫龍點睛的花生。
砂鍋的粉條是紅薯粉,細膩柔軟,恰到好處,微甜,結合牛肉的鮮肉味,口感飽滿而不淡。牛肉比預期的要軟,但是很有嚼勁。軟實的口感搭配特殊的粉末,口感極佳。
店面不大,但人氣不低。雖然搬了三次家,但還是有很多人會特意來吃,就是為了那種感覺。
胡南胖子砂鍋
地址:文體西路19號(南湖東路)
南湖肥牛砂鍋斜對面。兩人都是南京砂鍋界的扛把子,都被無數粉絲利用過無數次相愛相殺。
如果要比較的話,肥砂鍋的環境更簡陋壹些。半開放式的門面和門口的幾個小桌椅支撐了半條街的人氣。
下午人不多的時候,大腸已經在門口做好了。隨著壹陣_啦_啦,香味已經讓人把持不住了。
招牌牛肉砂鍋,胡椒咖喱味的牛骨湯,很濃郁。鵪鶉蛋很好吃。把面筋包放進湯裏泡,湯的味道會更好——口味重的人去!
但是他們的粉絲很別致,纖細柔軟,吃的居多。
最讓人著迷的是那種帶有濃郁咖喱味的老鹵湯,那是很多食客記憶中的老味道。
胡南炸串
地址:文體西路胖子砂鍋對面
南湖炸串就在肥肥的砂鍋對面。江湖中的標配是壹串烤串配壹個砂鍋。
南湖炸串其實不是它的名字,因為它根本沒有門,只有壹張簡單的桌子和壹個不到五平米的店面。但只要妳說“南湖炸串”,南湖人立馬心領神會——肥砂鍋對面那家。
在物價飛漲的今天,老板依然保持著素菜壹元,葷菜兩三元的良心價。去砂鍋很爽。
老板和店員擺盤、炸串、刷醬都很熟練。他們三個各司其職,很快就炒好了。
土豆裹了很多面糊,預炸,然後在油鍋裏炸。皮特別脆,有壹種升級薯片的感覺。冰冷冰涼的冰粉,配上恰到好處的甜醬,好吃到搖頭。
雖然衛生環境堪憂,但吃烤串本身就是壹種幸福。
南湖楊記面館
地址:南湖東路與文體西街交叉口
南湖的炸串,過馬路到楊記面館。
楊記也是南京面館界的知名品牌,名揚南京,稱霸南湖。最重要的是,它營業到淩晨,是很多想在深夜吃壹碗皮肚面的吃貨的不二之選。
楊記在南京主要做白面湯,包括但不限於皮肚面,三鮮面,六鮮面,沒有老鹵看起來特別爽口。
壹大特色就是把雞雜放進小煮面裏。雞雜的味道很入味。點壹份三鮮面,壹份雞雜。滿意!
因為種類繁多,妳可能會被別人桌上的炒飯炒面誘惑得流口水。吃著自己碗裏的面,看著別人桌上的菜。別擔心,不止妳壹個人這麽想。
在文體西路中段,有壹條短橫街,名叫貝勒街,穿過這條街就可以到達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裏的老爺爺們總會拿著鳥籠聚在壹起聊靈魂。旁邊有很多孩子在滑梯上滑行,大人們袖手旁觀和用寵溺的眼神看著他們,偶爾說壹句慢吞吞的話;更遠處的籃球場上,有年輕人噴的塗鴉。
文體路上車流轟鳴,但這裏的壹切都顯得那麽漫不經心。
傍晚時分,湖邊吹來壹陣涼風,巷子裏各種噪音和燈光都起來了。
有人起身離開,走進城市和煙火氣息聚集的各種小巷,坐下來點了壹碗皮肚面,壹天的疲憊就這樣得到了慰藉。
畢竟在這裏,吃飯才是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