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字典”:棕櫚2.1來源《本草》
2.2拼音姓名z非n ɡ l ǘ z ǐ
2.3棕櫚子別名敗棕櫚子(藥材)和棕櫚果(雲南中草藥)。
2.4來源為棕櫚科成熟果實。在第壹次霜凍前後,當果皮變成藍色和黑色時,收獲並幹燥。
2.5原植物形態見“棕櫚皮”壹文。
2.6特征幹果呈腎形,長7 ~ 9毫米,短5 ~ 7毫米。表面深灰褐色或灰黃色,有網狀皺紋,有時脫落,內部光滑。腎形凹陷處可見短果梗或圓形果梗殘留。很難。剝去果皮和種皮後,可以看到兩個厚厚的褐色胚乳。沒有氣息,淡淡的味道。
2.7化學成分種皮含芍藥內酯苷。
2.8性味苦而平。
①甲酉本草:“平,無毒。”
(2)《本草綱目》:“味苦,平氣,無毒。”
③雲南中草藥:“苦而溫。”
2.9功能主治:“澀腸止瀉、腸風、崩陷、帶下、養血。”
2.10口服棕櫚籽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
2.11附方治高血壓遺精:棕櫚果兩元至壹兩。用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2.12摘自*字典
棕櫚子粉使用中藥GL zǐsǐn《宋氏婦科秘方》:方名:棕櫚子粉成分:棕櫚子(炒)不限。功效:疏胎。用法用量:...
血尿膠囊:拼音名稱:血尿膠囊處方:棕櫚仁100g菝葜中國70g薏苡仁50g制備方法:以上三味,...
棕櫚湯g《普濟方》卷215:方明:棕櫚湯成分:棕櫚和葵花籽均分。適應癥:排尿後血尿。用法用量:每次2元,配飯喝。...
固沖湯和磷在凝血過程中對凝血反應起關鍵作用。棕櫚子粉的醇提取物作為輔料,能收縮子宮,具有凝血作用。...
棉花子散《婦科證治目的》卷二:名稱:棉花子散組成:陳掌與棉花子平分。適應癥:出血性虛脫。用法用量:每份1元半。...
用棕櫚籽的方子比較多。
中成藥血尿膠囊采用中藥棕櫚仁:拼音名稱:血尿膠囊處方:棕櫚仁100g菝葜中國70g薏苡仁50g制備方法:以上三味,...
十灰丸,油灰,紅松樹皮灰,棕櫚灰,蒲黃灰均分。為細粉,醋煮糯米糊為丸,梧桐樹為大,每次70至100丸,空。...
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等份(各9克)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血熱的指征...
京萬紅地黃、當歸、桃仁、黃連、木鱉子、罌粟殼、血余炭、棕櫚、半邊蓮、土鱉蟲、穿山甲(代替品)、白蘞、黃柏。...
荷葉丸g、知母64g、黃芩炭64g、地黃(炭)96g、棕櫚炭96g、梔子(焦)64g、草根炭96g、玄參9。...
棕櫚籽中使用的中成藥較多。
古書《醫學概論》中的棕櫚子:【內藏,卷二本草分類】治燥門曾長氣血,臟腑甚痛。男子患有疝氣,牙齒緊咬,沖洗後安然無恙。棕櫚籽棕櫚籽味苦,無毒,需炒食止血養血,瀉痢久則澀腸。...
太平盛輝方子:【卷六十】治痔瘡出血的方子不止壹個。)幹漆(半斤炒成煙)炭皮(半斤)棕櫚籽(半斤灰)荊芥籽(半斤)第壹藥。把細羅打成粉末。...
《婦規》:治崩淋漏之法。如生三(見《婦規古方》)治血崩,三服即愈。棕櫚幹姜、烏梅、肉每份兩元(均燒末存,均攤),...
鏡月全書:【卷六十壹,龍集,婦規古方】婦女宜忌油膩,炸雞,魚。比如三三能治血崩,三服就全好了。棕櫚、烏梅、幹姜(都燒了腌制,平分)每次兩元。...
百病回春:【卷壹】十二經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