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洋河生姜多少錢壹斤?

洋河生姜多少錢壹斤?

洋河姜是竹山縣的特色蔬菜之壹。這種蔬菜分布在高、中、低山,尤其是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區。壹般將種子撒在農戶房前屋後肥沃濕潤的地方,低矮的山地多種在樹蔭下。新出土的粉芽(其實是花芽)可以直接切絲炒著吃,大部分用辣椒泡在酸菜缸裏做泡菜。它的配菜色澤艷麗,風味獨特,所以很多消費者對它情有獨鐘,市場非常好。據《本草綱目》記載,洋河姜不僅可以作為蔬菜食用,還具有活血調經、止咳化痰、消腫解毒的藥用功效。其中所含的纖維素也是壹種不產生熱能的多糖營養物質。如果經常食用,有利於保持消化道通暢,維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可治療便秘、消食化滯、健胃,對糖尿病有特效。因此,洋河生姜是壹種藥食同源的純天然膳食纖維食品。但由於種植面積小,常年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朱山縣已有少數農戶成功將其轉移到田間進行大規模種植,並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技術要點如下:

1,選擇適宜的種植環境。據調查,洋河姜喜肥沃、疏松、濕潤、涼爽的環境,較耐陰、高溫、強光。因此,大面積種植洋河生姜最好選擇雨量充沛、雲量多、夏季涼爽、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第二山區。在低山區大面積種植洋河生姜,必須套種樹木或高大作物,否則不易成功。

2.再施底肥和農家肥。洋河生姜種了壹年,受益多年。為了達到高產高效,必須根據洋河生姜的生長需求,施足基肥,並復施農家肥。壹般每畝底施土壤雜肥或糞肥4000-5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或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最好深耕深施基肥,平地也可以攤平再深耕。最好在山區坡地上沿水平線開壹條寬60-80厘米、深40-50厘米的溝,溝內撒底肥,然後回填表土,移栽生姜。

3.分株繁殖和合理密植。洋河生姜主要通過劈分繁殖。註意每個花蕾2-3個完整的花蕾。秋季9-10或春季3-4月可移栽,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株距30厘米,種植3300畝左右。

4.種植後管理和收獲。洋河姜種植後,要用足夠的根水澆灌。夏季低山氣溫高,光照強,種植第壹年必須考慮適當遮蔭。移栽後,在每年春天出苗後,結合中耕除草,使用稀糞水育苗,以促進幼苗健壯和壹致的生長。每年芽出土前,都要再施壹次“促芽”肥,促進芽肥大,提高品質和產量。越冬前配合深耕施農家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或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10公斤),保證植株安全越冬,增加以後的年產量。

收獲洋河姜時,妳應該在它開花前就把芽掐掉。早收品質好但產量低,晚收使纖維變粗,品種變劣。壹般每畝可以收獲1000-1500斤芽。我縣每公斤市場價2-3元,每畝產值3000元左右。因為洋河生姜的種植,壹年可以收獲很多年,除了第壹年投入大,第二年投入低,收益可觀。

洋河姜連續收獲3-4年後,要挖出壹部分種子,適當分種,壹方面防止密度過大而歉收,另壹方面利用挖出的種子擴大面積。

值得註意的是,洋河生姜零星栽培時病蟲害較少,但大面積種植時,連作數年後病害明顯加重。因此,發現植物葉片非正常死亡後,應立即用托布津、狄克遜、專乙靈等殺菌劑灌溉根部,並噴灑“綠乳銅”對葉片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