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調和油不好?

調和油不好?

誤區:調和油不好

很多人覺得“和”字調配,不好。不僅僅是油,手動攪拌總是不好。

對真相的解釋:

很多人,尤其是老壹輩人,認為調和油不如花生油健康,質量差。花生油更香。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成立,壹直吃花生油並不健康。

調和油到底是什麽?調和油真的質量差嗎?可以吃調和油嗎?

什麽是調和油?

顧名思義,就是將幾種油按壹定比例調合而成的食用油。說白了就是幾種油混合而成的油脂。

但是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感覺,很多人壹看就覺得詞語搭配不好。不只是油,總有人覺得人工勾兌的東西都不好。

不過科學調和油可能更好。

調和油有很多好處。

第壹,提高使用性能

首先,油是由不同的脂肪酸組成的,不同的脂肪酸會使油的性質不同。通過科學調配脂肪酸配比的調和油,可以提高性能。

比如煎炸,人們壹般用棕櫚油,但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太多,不健康。花生油和菜籽油比棕櫚油更怕熱,炸的次數多了容易變質變粘。我該怎麽辦?

科學家們想到了使用混合油。比如江南大學研發了壹種調和油,科學搭配高油酸菜籽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為主。煎炸條件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堪比棕櫚油。這種調和油在很多餐廳都用過,效果很好,不用擔心飽和脂肪酸過多。

此外,科學家還使用米油、棉籽油等。混合煎炸用的油。很多研究發現,通過科學配比,調和油的煎炸性能非常好。

第二,改變營養成分

調和油還可以通過調配和改變油脂的脂肪酸比例來改變油脂的營養成分。比如現在壹些研究認為n-3脂肪酸比例較高更健康,但是我們吃的n-6更多,所以科學家可以增加油脂中n-3脂肪酸的比例。

第三,改善風味

中國人講究色、香、味,非常重視油的香味,所以各種香油深受人們的喜愛。調和油還可以調節油的風味。比如有的五谷油脂肪酸成分很好,但風味不足,可以摻入花生油或芝麻油,增強風味,促進食欲。

所以從設計的初衷來說,調和油其實就是壹種好油,通過科學的配比,可以提高油的營養價值和性能。大家對調和油印象不好,甚至認為質量差,主要是市場上的調和油種類繁多,魚龍混雜。

要不要吃調和油?

食用油是能量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食用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這三種脂肪酸對人體有益,缺壹不可。壹般來說,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的比例< 1:& gt;1: 1比較合適。

為了獲得豐富的脂肪酸,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應該經常換油。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換機油可能會比較麻煩,甚至不知道怎麽換。而且就算換了,很多人都是大桶買的,壹般家庭可能要吃1-2個月。其實長期以來脂肪酸的攝入是比較單調的。

這時候調和油是比較好的選擇。相當於幫妳調好了,省去了換的麻煩。

如何選擇調和油?

1.看成分:看清成分,避免混淆。

根據國家標準《GB 7718-2011》的規定,各種成分要按降序排列,即在成分表中排名越高,含量越多。

比如橄欖調和油,有時候包裝上的“橄欖”字寫得很大,但是“調和油”字卻寫得很小。如果不仔細看,可能會直接誤認為是橄欖油。但橄欖油可能排在配料表的最後,也就是說這種調和油中的橄欖油含量是最低的。

新國標《GB 2716-2018植物油》要求包裝上必須有標識。所以買調和油壹定要看成分表,不容易被忽悠。如果標註了脂肪酸比例,也要註意看其比例是否科學。

2.無纏繞過程:化學瀝濾和物理壓榨都是安全的。

很多人喜歡物理壓榨的油,不喜歡化學浸出的油,因為化學物質會殘留下來,影響身體健康。其實這兩種油只是加工方法不同。只要符合國家標準的食用油是安全的,就可以放心食用。平時買油選擇正規超市的大品牌油比較安全。

3.看日期:選擇日期最近的油。

4.看包裝:優先考慮小包裝產品。

建議吃完再買,尤其是家人少,火少的家庭,因為打開後油的氧化反應會加快,時間久了容易氧化酸敗,產生辣味。

謠言:阮,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技部主任

參考資料:

[1]李李,吳,。調和油配比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中國油脂,2008,33(12):7-12。

陳,,趙,等.不同飽和度脂肪酸在調和油中的配比效應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雜誌,1998 :21-23。

[3],高,陳,等.煎炸專用調和油的質量與性能研究[J].中國油脂,2017,42 (10): 26-30。DOI: 10.3969/J.ISSN

[4]褚卓日,惠菊,李小龍,等.基於DRIs推薦的營養調和油的開發[J].中國石油,2020,45(4):79-82。[5]楊佳寧,陳海濤,田文秀,等.棉籽油專用調和油煎炸品質的研究[J]

何瑤,劉耀剛,羅誌,等.高油酸葵花籽油與普通葵花籽油煎炸性能的比較研究[J].糧油,2019,32(7):39-42。

張雲燕,陳鳳祥,顧斌,等.高油酸葵花籽油的理化性質及化學成分分析[J].糧油加工(電子版),2015,(6):34-36。

劉玉蘭,王英會,張振山,等.四種油脂在油炸過程中維生素E含量變化的研究[J].中國石油,2015,40(12):48-52。

馮成,唐平華。混合煎炸油的制備及其煎炸性能[J].中國油脂,2008,33(10):11-14。

[10]袁波,秦朗,鄭景成,等.中老年人營養調和油的制備及其氧化穩定性研究[J].糧油,2018,31(9):40-42。

[11]張健,孟麗萍,蔣,,等.中國成年人膳食脂肪酸攝入量及食物來源分析[J].營養雜誌,2009,31(5):4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