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艷紅
編輯|馮玉
正月十五,月圓,吃湯圓是團圓的好。
今年的元宵節,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家裏吃壹頓團圓飯。受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企業都推遲了復工,工作時間基本定在2月10(正月十七)以後。
以及今年湯圓的銷售情況如何,元宵企業是否受到影響?這個“創業第壹線”被調研走訪。
按照慣例,元宵節前七八天,山東萊州市猴哥食品有限公司還在加班加點生產湯圓。
公司成立於2012,主要從事湯圓、冷凍食品等產品的生產加工。"今年,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大黃粽子,包括花生餡和芝麻餡."公司職員王紹武告訴《創業最前線》。
每年6月5438-10月065438,工廠進入湯圓生產期,會根據銷售訂單安排生產。每天生產湯圓7-8噸,春節前湯圓總產量400-500噸。
此外,每年元宵節前都會有壹個訂單小高峰,所以公司會在元宵節前加班生產壹批湯圓供應給附近城市。
然而,今年的情況略有不同。王紹武說,“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工廠停工。雖然目前虧損無法估計,但對公司年度經營狀況影響不大。畢竟春節前大部分餃子已經賣完了。”
事實上,在疫情蔓延、很多行業都在延遲復工的當下,壹些領域的企業受疫情影響並不大。
上海金塔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安昌也表示,“今年元宵節前,各大粽子生產廠家的貨運受阻,導致公司目前庫存相當緊張,粽子的銷售也會受到影響。但這些影響是有限的,總體來說,並沒有給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也和速凍食品行業的生產習慣提前有關。
據王安昌介紹,公司作為上海的經銷商,代理三全、思念、灣仔碼頭、龍鳳等品牌,然後銷售給當地的中小超市。“每年6月5438到2月,我們就開始備貨餃子。以灣仔碼頭為例,我們每年采購五六千箱,每箱賺10積分,春節前已經完成了給超市的配送工作。”
提前完成分銷銷售,讓速凍行業免於疫情。
目前,許多湯圓企業也迅速做出了反應。
在武漢休市後的11日(2月2日),湯圓三大品牌之壹的三全食品發布公告稱,考慮到今年春節前等因素,節前提前安排庫存和銷售,較歷史同期加大了庫存準備。目前市場需求較同期有所增長,公司和渠道的庫存可以滿足近期和元宵節的市場需求。
但今年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在壹定程度上推動了湯圓的銷售。
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疫情期間,家庭就餐頻率增加,餃子、糕點作為家庭正餐的作用凸顯,速凍食品需求增加。並且從終端來看,部分地區部分終端門店的速凍水餃、糕點等部分產品缺貨,公司訂單量較同期有壹定程度的增長。
無獨有偶,美食小姐也在產品和渠道上做了調整。
據媒體報道,在產品層面,思念食品增加了包裝產品、健康無糖湯圓、粽子的分銷。在渠道方面,公司增加了電商、宅配、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渠道的產品供應,方便消費者購買冷凍食品。
但是,想要及時吃到網上購買的元宵,恐怕並不容易。
截至2月7日,“創業前線”在電商平臺咨詢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灣仔碼頭品牌店,詢問目前是否可以發貨。回答基本壹致: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訂單將在2月10至2月12期間依次發貨,但涉及疫情的地區可能隨時調整變化,無法保證所有地區的發貨時間。
換句話說,如果用戶在網上買了餃子,元宵節前很難按時收到。
值得註意的是,網上購買湯圓並不符合國人的消費習慣。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對《創業前沿》表示,“湯圓的銷售渠道主要是線下,包括大賣場、社區超市、夫妻店等。"
“我們家這麽多年都是線下超市買湯圓。品種齊全,選擇多,方便快捷。今年因為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出門都少了,時間突然多了起來。我媽還在家包餃子,但還是在超市買了幾盒失蹤的餃子。”廣州市民張先生告訴《創業最前線》。
鑒於湯圓的產品與線上渠道的銷售特點不匹配,將湯圓搬到線上銷售相對困難。“湯圓是低值產品,冷鏈物流成本高,線上銷售得不償失。所以企業如果沒有強大的冷鏈支撐,線上運營會有非常大的短板。”
朱也表示,“受疫情影響,人流減少,渠道封閉,沒有線上布局或線上業務布局不完善的企業最先受到疫情影響。並且隨著物流配送的逐步恢復,網上業務將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對企業回籠資金、增強現金流、降低成本非常有利。”
零售專家包也認同這種說法。“目前整個終端零售市場還沒有進入正常的經營階段,物流系統也存在問題,會給今年的湯圓市場供應帶來壹定的困難。”
但是這種負面效應並不是長期存在的。
目前,湯圓在節假日的消費特征明顯,但更多的人開始將湯圓作為早餐或下午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補充方式使用。“另外,企業目前的產品線非常豐富,湯圓在企業整體產品中的占比不高,所以不會對湯圓未來的銷售產生太大影響。”鮑補充道。
速凍食品的性質似乎也饒過了行業——疫情期間居民采購不便,快速速凍食品成了“寵兒”。
伴隨著囤積行為,速凍食品相關公司的股票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積極反饋。
以三全食品為例。公告發布次日,2月3日股市開盤當天,大部分食品板塊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但三全食品股價上漲3.84%,連續4天保持增長。其所在的冷凍食品行業也成為春節和疫情期間最受歡迎的領域。
包嶽重也表示,“像湯圓這種速凍產品,都有壹定的儲存期,未來銷售不會有特別大的壓力。”
除了疫情對速凍食品行業的助推作用,行業本身的市場潛力也在釋放。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中國冷凍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中國冷凍食品行業市場規模超過11000億元。報告期內,我國速凍食品人均消費持續增長,2065438+2008年達到82.37元。
此外,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速凍食品的消費量也會逐漸增加。預計到2024年,我國速凍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未來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冷凍食品行業將重回加速增長軌道。
*文中的題圖和部分圖紙是經過授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