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列出“可以追求壹輩子的話”,可以有很多。比如“愛”是世界上最需要的東西,也是很多宗教所提倡的。如果每個人都充滿了“愛”,那麽這個世界絕對是天堂。還有就是“勤奮”。我們常說“幸福不是毛毛的雨,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西方諺語中也有“天上不會掉餡餅”的說法,意思是壹個人自己的幸福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和創造。所以“勤奮可以彌補”,“勤奮”可以改變自己,改變命運,帶給妳幸福的生活。還有“智慧”。如果壹個人的生活充滿了“智慧”,壹切都是“理性”的,那麽他絕對是壹個成功的人,壹個幸福的人。
我不是有某種魔力的神。我無法用偉大無私的“愛”去影響大眾,拯救人類。我不是偉人,不能以我的威望影響社會;我不是聖人,我可以“無私”,造福人類;我只是壹個普通人,我也有世俗的欲望,我也有自己的興趣。但是,作為壹個普通社會的人,我覺得有壹個詞是需要壹輩子去追求的,那就是“信”:誠實、守信、信用、信任、守信。
人是群居動物,人是群居動物。古希臘思想家亞裏士多德也說過“人是政治動物”。這意味著人不能獨自生活,壹個人必須與他人組成群體和社會才能生活。這是上帝的安排(詳見我的文章《人為什麽形成社會》)。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壹個字“信”。“信仰”是將每個成員聯系在壹起的社會紐帶。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講“誠實”和“守信”,彼此之間也應該講“信用”和“信任”。要形成社會生活,就要有條條框框,所有社會成員都要被“約束”。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守社會規則,誠實守信。社會組織者或管理組織,如酋長、酋長、地區和國家政府機構和公務員,必須更加註重“誠實”、“守信”、“可信”。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穩定、有序、和諧。尤其是現代社會,人們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頻繁加深,如商業、服務的交換和買賣,更需要講“信任”二字。否則沒人談“信用”,買賣雙方互相欺騙,朋友互相欺騙,家人互相欺騙,官民互不信任。那麽這個社會絕對是人間地獄。由此可見“信仰”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古人說,信仰是人生的根本,人沒有信仰是無法立足的。我們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壹定要不擇手段,違背諾言;我們可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但不能以犧牲他人為代價去欺騙。“君子愛財,取之於道。”做壹個誠實守信的人,是社會的合格成員,是現代社會的優秀公民。
“信”父母,不忘養育之恩,盡兒子之孝;“信任”妻子,念念不忘相知,盡丈夫之責;信任妳的孩子,做壹個孝順的父親;“信任”朋友同事,坦誠交流,真誠相待;“信任”單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信任”社會,不欺、不霸、不騙。光明正大。
信,看似容易,其實並不容易。對壹件事保持信念並不難;然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不容易相信任何事情。所以,忠實是另壹個高標準的要求,需要終身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