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西亭酥餅介紹

西亭酥餅介紹

西亭酥脆原名西亭龍符白貓酥脆,還有壹個感人的故事要講!從前,在西亭鎮,有壹對夫婦開了壹家茶葉店。老板是個好茶藝師,他會煮各種各樣的茶。他的妻子打理店鋪,勉強維持生計。西亭是個農村小鎮,顧客大多是農民,買不起上等的茶葉和食品。夫妻倆商量,要做生意,就只在粗茶淡飯上做文章,把產品做得便宜壹點。農村人喜歡吃酥餅,於是在酥餅上動了腦筋,加了油和糖,加了桂花和橘皮,把正方形改成長條,撒上芝麻。另外對鼓爐進行了改造,掌握了火力,最終做出了風格獨特的酥餅。上市後,全鎮轟動,受到客戶歡迎。

清朝前商務大臣張謇就住在西亭,每年都會回西亭祭祖,而且總是品嘗酥餅。除了自己愛吃,他還把酥餅作為禮物送給華商、外商和達官貴人。西亭酥餅不僅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在皇室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張謇還親自給這家店取名為“龍符毛豪”。老板對這個店號很滿意,覺得可以激勵後輩努力工作,永遠不要忘記過去被冷落的痛苦。

西亭酥餅由精白面粉經過28道工序制成。酥餅用小火烤制,表面發黃但不焦;酥餅的工藝精湛,每塊餅有十八層。不信妳用水煮餅,層次清晰可見。西亭酥餅有兩種吃法:曬幹和開水浸泡。幹吃又脆又脆,因為表面沾了芝麻,所以越嚼越香;用開水浸泡,香甜可口,特別適合老年人的胃口。

今天的南通酥餅是按照“福龍毛”的規格制作的。店內特別聘請了原“福龍貓”酥餅店冷氏老師傅,采用冷氏獨特配方,保持傳統特色。榮獲1980區域優質產品證書、1984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85至1988兩次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獎、6548。1994獲全國實施名牌戰略成果展示榮譽證書,1995獲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96獲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1997獲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名牌產品稱號,1988被江蘇省消費者協會推薦為質量信得過產品,65438+。

當地民間流傳著壹句歌謠:“西亭酥餅十八層,能明明白白照人。上風吃之,風聞之,甘脆愛惡人。”這大概是對這種傳統美食最凝練的寫照和褒獎吧!

編輯此段落。在面粉中加入紅糖、植物油和少量香油,壹起加水。相比手工面,多加點水,讓它更軟。然後切塊,卷成圓形薄皮,再折成長方形。在上面撒壹層南通酥餅。它是南通的著名特產。它以面粉、糖和油為主要原料,經過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造型獨特,層次分明,酥脆營養,是家庭消費、旅遊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傳統酥餅主要分為南通酥餅、丁彥酥餅和西亭酥餅。其中,西亭酥脆以脆著稱,丁彥酥脆和南通酥脆以脆著稱。三者在制造技術和產品形態上各有優勢。南通酥脆制作時,經過配料、調皮、制餡、壓皮、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成品成型飽滿,餅面弧度明顯,口感脆甜。是南通人逢年過節必備的茶餅之壹。

丁彥酥餅丁彥酥餅的表面是平的。制作時,先將酥皮拌入面粉,反復揉搓成餅坯,鋪上糖,撒上芝麻,入爐烘烤。據《丁彥鎮誌》記載,清道光年間,丁彥酥餅香甜酥脆,與白蒲茶幹壹樣,在童童、如海、太臺、楊洋、雲巖河壹帶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