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於收購以、銷售、調撥、儲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分類
1.1根據稻谷的分類方法分為三類:
1.1.1秈米:用秈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壹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按其粒質和秈稻收獲季節分以下兩種:
1.1.1.1早秈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1.1.1.2晚秈米: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壹般呈橢圓形。按其粒質和粳稻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
1.1.2.1早粳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1.1.2.2晚粳米:腹折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1.1.3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為以下兩種:
1.1.3.1秈糯米:用秈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壹般呈橢圓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1.1.3.2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壹般呈長橢圓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1.2各類大米中混有其他類大米的總限度為5.0%。
1.3大米中的名貴品種、雜交品種、中熟米和陸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訂標準或按質量分別歸屬。
2質量標準
2.1各類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級指村見表1、表2、表3、表4.
2.1.1早秈米、秈糯米質量指標見表1。
表1
等級 加工精度 不完 最大限度雜質 碎米,% 水 色澤
善粒% 分 氣味
總 其中: 礦物 帶殼稗粒 稻谷粒 總 其中: % 口味
量% 糠粉% 質% 粒/kg 粒/kg 量 小碎米
特等 按實物標準樣品 正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3.0 0.25 0.15 0.02 20 8 35.0 2.5 14.0 常
標準 按實物標準樣品 正
壹等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4.0 0.30 0.20 0.02 50 12 35.0 2.5 1.40 常
標準 案實物標準樣品 正
二等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6.0 0.40 0.20 0.02 70 16 35.0 2.5 1.40 常
標準 按實物標準樣品 正
三等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8.0 0.45 0.20 0.02 90 20 35.0 2.5 1.40 常
2.1.2晚秈米質量指標見表2。
表2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3.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5 其中:糠粉%:0.15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谷粒(粒/kg):8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壹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4.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50 稻谷粒(粒/kg):12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壹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二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70 稻谷粒(粒/kg):16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壹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三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8.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90 稻谷粒(粒/kg):20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壹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註:壹類地區: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河南、陜西。
二類地區:除壹類地區以外的地區。
2.1.3早粳米、粳糯米質量批標見表3。
表3
特等: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3.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5
其中糠粉%:0.15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谷粒(粒/kg):4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壹等: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4.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50
稻谷粒(粒/kg):6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二等: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谷粒(粒/kg):6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三等: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70
稻谷粒(粒/kg):8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三等: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8.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90
稻谷粒(粒/kg):10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2.1.4晚粳米質量指標見表4。
表4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3.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0
其中糠粉%:0.15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10
稻谷粒(粒/kg):4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壹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準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4.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谷粒(粒/kg):6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壹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30
稻谷粒(粒/kg):8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壹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準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8.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40
稻谷粒(粒/kg):1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壹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註:六省區指四呼、貴州、雲南、福建、廣東、廣西。
2.2各類大米精度,以國農制定的精度標準樣品對照檢驗。在制定精度標準樣品時,要參照下述文字規定:
特等:背溝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凈的占85%以上;
標準壹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1/5的占80%以上;
標準二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1/3的占75%以上;
標準三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1/2的占70%以上。
2.3收購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儲存水分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2.4各類大米中的黃粒米限度為2.0%。
2.5衛生標準和支票物檢疫項目,按照國農有關規定執行。
3名詞解釋
3.1加工精度:指大米背溝和粒面留皮程度。
3.2未熟粒:米粒不飽滿,外觀全部呈粉質的顆粒。
3.2.2蟲蝕粒:被蟲蛀蝕的顆粒。
3.2.3病斑粒:粒面病斑的顆粒。
3.2.4生黴粒:粒面生黴的顆粒。
3.2.5完全未脫皮的完整糙米粒。
3.3雜質,包括下列幾種:
3.3.1糠粉:通過直徑1.0mm圓孔篩的下物,以及粘附在篩層上的粉狀物。
3.3.2礦物質:砂廠、煤渣、磚瓦塊及其他礦物質。
3.3.3帶殼稗粒及稻谷粒。
3.3.4其他雜質:無食用價值的大米粒色澤明顯不同的顆粒。
3.5碎米
3.5.1大碎米:留存在直徑2.0mm圓孔篩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3.5.2小碎米
通過直徑2.0mm圓孔篩,留存在直徑1.0mm圓孔篩上的碎粒。
3.6色澤、氣味、口味
壹批大米固有的綜合色澤、氣味和口味。
4檢驗方法
大米樣品的扡取和各項指標的檢驗,按照GB5490~5539-85《糧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檢驗》執行。
5包裝、運輸和儲存
大米的包裝、運輸和儲存,必須符合保持、保量、運輸安全和分類、分等儲存的要求、嚴防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