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物農藥除蟲菊的種植需要註意什麽?

生物農藥除蟲菊的種植需要註意什麽?

生物農藥除蟲菊的種植需要註意什麽?壹、種植技術要點:

選址耕翻:宜選擇陰涼、幹燥、自然通風、疏松的中性土層或微堿性土層進行種植。壹般可在丘陵地勢較低的山區和平原地區種植,特別是江蘇、浙江、山東等省。而雲陽、恩施、鄂東南等酸性土壤較重的山區不適合種植,也不適合在粘稠或低塵地區種植。

秋收作物收獲後應立即播種,耕深0.33米左右,以做出寬1-1.33米的畦埂,溝寬0.33米。每667平方米(1畝)施50-70公斤復合肥作基肥,耙平播種。2.預苗:春耕除蟲菊剛開始不能開花,冬播要到第三年春天才能開花,秋播第二年才能開花,所以秋播比較好。秋播對於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實際種植時間:2-4月春耕,8-10月秋播165438+10月。種植前1周,種子在水中浸泡5-6小時,吸濕膨脹後用內部泥路催牙5-6天。

大約有20%的種子在發芽時種上合適的細土。播種後,它們被灑上壹層泥灰,用細木工板擠壓,蓋上麥稭,並經常灑水以保持地裏的濕度。在幹旱季節,預苗必須放在棚子裏,白天蓋緊,晚上摘下。苗木需求量為每667平方米50克,1.33畝(20畝)即可移栽。壹般15天就能發芽。

3.移栽:苗高6.6-10 cm時即可移栽,移栽要發育平穩,施足肥。移栽前要給幼苗澆透水,幼苗要多帶土,以利於成活。種植時按株間距0.33-0.5m開洞,施磷肥和燒泥灰(草灰也可),每穴種植1株。填土不宜過厚,有利於抽穗芽的生長發育,種植後除蟲菊第壹次總產量略低。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是生命輸出的高峰年,第五年後輸出減少,必須升級。除栽培方法外,升級方法還可采用插纖法,即在9-6月的陰雨天,將母株分成4-5株,每穴種植1株。也可以用扡插法,即在3-4月,選取生長2-3年的母株,剪去莖幹,插入土中,蓋上麥稭,勤澆水,直至萌出的根成活。

4.施肥:移栽後每10天施壹次農家肥,每十天施壹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1000公斤,促進苗木快速生長發育。之後每年施肥3次,小寒前要施足肥,每667平方米磷肥20KG,鈣鎂磷肥15kg,泥灰(草灰、土餅肥)1000kg。春分後應施抽薹肥壹次,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糞便1500KG,在距根部6.6 cm處施工施磷酸二氫鉀100 g,尿素溶液500 g,水50KG,不能立即施到根部。摘完花還需要再施肥。

5.松土間作:移栽後要松土壹次,以後每年3月、4月、7月中旬、冬季松土壹次。7月松土前,老梗要在離路面3.3厘米處剪掉。第壹年和第二年Uchikoga總面積大,可以間作玉米等作物,提高復種指數。

6.病蟲害防治:除蟲菊無病蟲害,病蟲害較少。高溫、高濕或施肥過多都會引起銹葉病和菌核病。壹旦發生病蟲害,可拔除病株,用50%托布津粉或生石灰粉對病點進行消毒。

7.采花生產加工:5-6月期間,舌狀花冠尚未完全發育,管狀花冠逐漸發育,花中合理的防蟲成分最大,是最適宜采摘的時間。除蟲菊的花壹般在10天內對外開放,所以要在晴天采摘。采收期和花期從小滿到芒,要根據花的開放程度分階段采收。收割時,需要平足收割,

沒有花莖。采收後立即曬幹,或雨天用55-60℃烘幹,使含水量降至6%-12%。狼在秋冬季節把草摘下來曬幹備用。除蟲菊花中所含的殺蟲成分非常容易在水解反應中失效,所以需要徹底幹燥,並在防水、遮光處保存。壹般不耐用。如果存放壹年,防蟲的法律效果會降低壹半。

二、經濟效益分析:

除蟲菊壹次種植可連續獲得7年以上。壹般在花卉生產高峰期壹年,667平方米生產花束數百公斤,幹葉莖300-500公斤,收入2000-3000元。除蟲菊種植的管理方式簡單,成本低,利潤高,但只有與相關化工廠、蚊香片廠、回收單位簽訂合同後才能實施規模化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