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人說雞蛋生吃有營養,這個說法妳信嗎?

有人說雞蛋生吃有營養,這個說法妳信嗎?

提起雞蛋,可能沒有幾個人不喜歡吃。它是最常見、最好用、最優質的食材之壹。在營養學家眼中,雞蛋壹直有著“全營養食品”的美稱。曾有營養師表示,雞蛋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壹顆小小的雞蛋富含蛋白質及17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鈣、鐵等成分,擁有最適合人體需求的氨基酸比例,尤其含有現代人缺乏的磷脂、膽堿。

雞蛋的好處多,烹飪的方法也數不勝數。蒸、煮、煎、炒等都很適合。還有壹種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吃法

生吃

主張生吃的人們認為這樣更能保證營養不被破壞,並且保留食物原本的美味。那麽,生吃雞蛋到底好不好呢,是不是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呢?今天就來聊壹聊。

從安全性角度來考慮

不建議生吃雞蛋,生吃雞蛋存在食物中毒的風險。

雞蛋有殼的保護,可以預防大部分的外部汙染。雞蛋在沒有被清洗的情況下,可以預防微生物的侵襲。但是,這層保護並不是銅墻鐵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蛋殼上存在很多小孔,是與外界進行呼吸的,這也使得外部的細菌和汙染物有機會侵入到雞蛋內部。

雞蛋很容易被沙門氏菌感染,在每次的雞蛋及蛋制品抽檢中沙門氏菌都是重點項目,它的檢出率最高達43%。

沙門氏菌是壹種常見的食物致病菌,經常出現在肉類、蛋類、奶類等食物中,人吃了被沙門氏菌感染的食物之後,可能會出現腹部痙攣、腹瀉、發燒、食物中毒等癥狀,最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

沙門氏菌最適繁殖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溫儲存食品是壹項重要預防措施。

但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沙門氏菌“怕熱”,100℃以上即可殺死。所以,只要對食物進行充分加熱,保證雞蛋的蛋白和蛋黃加熱至凝固的狀態就可以了。

從營養吸收方面來考慮

除了安全問題,我們來說大家最關心的營養問題。

生雞蛋和熟雞蛋從本身的營養成分上來說,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是在人體吸收上存在差別。再有營養的食物,吃進去不能被人體吸收,也是沒有用的。

對於雞蛋來說,不同的烹飪方式,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體吸收率:

煮蛋>嫩炸>炒蛋>開水沖>老炸>生吃

其中煮蛋的消化吸收率是100%,而生吃只有30-50%。可見那些聲稱吃生雞蛋更營養的說法也是毫無根據的。

怎麽吃雞蛋才最好?

既然知道了雞蛋最好熟著吃,那我們需要掌握的就是壹個度。因為從營養角度,過度的加熱,反而會損失壹定的營養。

加熱時間過長的雞蛋,蛋白也會變的越來越硬,這是蛋白質的老化現象,也會影響營養吸收。

所以最好的煮雞蛋方法是:冷水下鍋,水要沒過雞蛋,沸騰後3-5分鐘撈出即可,如果煮的時間比較短,也可以在熱水中悶壹會兒再撈出。這樣,煮熟的雞蛋鮮嫩有彈性、蛋黃剛好熟透,既保證了安全,又保存了營養。

吃雞蛋的3個小建議

關於吃雞蛋,營養專家們還給出了壹些建議。

01早餐吃雞蛋,精力更充沛

經過壹個晚上,人體需要補充營養,雞蛋能迅速補充消耗掉的營養。早上吃雞蛋,全天的熱量攝入更低,有利控制體重。

02吃雞蛋,每天1~2個即可

雖然雞蛋營養全面,但也要註意適量食用。

水煮蛋每天吃1~2個,煎雞蛋含油較多,壹周吃1~2次即可;

孕產婦、手術病人沒必要吃太多雞蛋,每天吃1~2個即可;

患有過敏、膽結石、胰腺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尤其是煎雞蛋,容易造成血脂升高,不利治療和康復。

03飲食別忘了多樣化

飲食還需註意多樣化,除雞蛋外,禽肉、牛羊肉、魚肉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