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梨——止咳化痰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季發熱和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幹喉疼,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立冬之後每天吃上壹到兩個梨可有效緩解冬燥。
2.蘋果——生津解渴
俗話說,“壹天壹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具有補脾氣、養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被稱為心血管的健康保護神。除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和C外,還含有較多的鎂,能使人皮膚健美、紅潤、光澤。
3. 獼猴桃——維C之王
獼猴桃被譽為“維C之王”,其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心臟健康、幫助消化。獼猴桃性酸,味甘寒,還具有生津潤燥,解熱除煩的功效。
6 大雪進補三蔬菜1. 芹菜——降壓祛痰
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多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並有祛痰、降血壓作用。
2.萵筍——有助消化
萵筍中含的鉀是鈉的27倍,而且含有的維生素還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3.菜花——補維生素
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壹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 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我們冬天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7 大雪進補三碗湯1. 白胡椒煲豬肚湯——溫暖脾胃
豬肚性溫,《本草經疏》說:“豬肚,為補脾之要品。湯中胡椒香辣辛溫,溫中散寒,醒脾開胃,生姜溫中和胃,對胃寒所致消化不良及心腹冷痛、腸鳴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取豬肚1只,白胡椒30~40粒,生姜3片,排骨150克,腐竹30克。將豬肚內外翻轉,加鹽與生粉反復擦拭3次以上,再反復用水沖洗幹凈後焯水,把白胡椒打碎,將上述材料放入適量沸水的鍋內,文火煲1.5小時,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
2. 蘑菇蛋花湯——提升免疫力
大雪後喝蘑菇湯既可以暖胃,又能提升免疫力,幫助妳遠離感冒。蘑菇中的蘑菇多糖具有較強的抗癌防癌作用,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可用來提升癌癥患者的免疫力,發揮抗癌的功效。
3. 白菜蘿蔔羊肉湯——大補驅寒
大雪後天寒地凍,為了驅寒,可以喝壹碗大白菜羊肉湯。把羊肉切成片,加入少量姜、蔥段,開大火煮沸,除去泡沫,然後再小火慢燉。燉到七八成熟的時候,加入切碎的大白菜和白蘿蔔片,煮到熟就行了。起鍋時可以再撒些香菜、蒜末和鹽就可以吃了。
8 大雪進補三調料1. 大蔥——通陽除寒
大雪節氣前後是風寒感冒的高發階段,這時候適當吃些益氣通陽的食物,有助於預防風寒感冒,例如大蔥!
大蔥味辛,性微溫,具有通陽、解毒調味的作用。雖然大蔥的蔥綠部分比蔥白部分營養含量高得多,但是從通陽和食療的角度來看,蔥白的效用更大壹些,比如風寒感冒的很多經典食療方都有蔥白入藥,如蔥豉湯的主要成分就是蔥白。
2. 生姜——驅寒暖胃
大雪之後,天氣越來越寒冷,如果我們早晨起來上班,走得急,有時候會吸壹肚子的冷氣,有的人甚至會覺得胃開始難受。
《本草綱目》裏面的記載:“早行山行,宜含壹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瘴氣。” 意思是,我們可以在早晨出門的時候,切片生姜,在嘴裏含著,讓唾液慢慢地和姜汁混合,然後咽下,快到地方了,把姜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者咽下,這樣就可使前胸保持壹股暖氣,不受外面風寒的影響。
3. 大蒜——殺菌防感冒
大雪後,冬天病毒感冒流行,大蒜中的大蒜素有助抗感染和細菌。英國研究人員實驗發現,食用大蒜可讓感冒發生幾率降低2/3。因此,建議每天生吃兩瓣蒜。
如果想達到最好的保健效果,食用大蒜最好搗碎成泥,而不是用刀切成蒜末。並且要先放10~15分鐘,讓蒜氨酸和蒜酶與空氣中氧氣結合產生大蒜素後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