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豆汁應該算是當地最有名最臭名昭著的早餐了。豆汁是綠豆的發酵產物。它有壹種酸味,而且聞起來總是像酸泔水。我喜歡喝的叫酸味,那麽豆汁是臭的還是香的呢?很多老北京人習慣每天早上喝壹碗豆汁配inby鹹菜,但是很多外地人喝壹次,很少有人會接受這個味道。
天津有很多傳統小吃,比如老煎餅、爛水果等。,但是嘎巴菜是天津唯壹的,其他地方都沒有。嘎巴菜其實就是把綠豆粉做成面糊,攤成煎餅,晾幹,切成細條,拌上鹵汁,撒上壹些配料。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煎餅泡水吃,但是很受當地人歡迎。
胡辣湯是河南的特色早點。我可以用壹句話來形容。我很醜,但是我很好吃。胡辣湯雖然好看,但是口感和味道特別適合秋冬。胡辣湯的主料是花椒、胡椒,輔料有牛骨湯、粉條、面筋、黃花菜、木耳等。味道都很濃郁,麻辣,湯汁豐富,但是很多吃慣了清淡食物的南方人表示接受不了。
山東臨沂糝是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壹般是用豬牛羊的骨頭加胡椒粉慢煮,再撒上肉絲或香菜做成的湯。不同的食材可以做成不同的湯,比如雞蛋散、雞肉散等等,但是很少流傳到山東以外的其他省市。
熱幹面和豆汁壹樣,也是有爭議的。喜歡的人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壹口吃不完。熱幹面之所以吃起來沒有豆汁那麽特別,是因為它“難吃”,常常讓人覺得太幹了,壹口氣吃不完。只有喝湯喝水,才能解決不知道當地人有沒有吃熱幹面的特殊方法的問題。
陜西Xi的油茶是當地人最受歡迎的早餐之壹。油茶是用面粉炒制,加入核桃、花生、芝麻、鹽等輔料制成的。麻花就不多介紹了。油炸食品,脆麻花泡在熱油茶裏,又香又油又香,加上油茶裏各種輔料的香味。吃起來鹹、甜、香、軟、脆,又熱又營養。
很少有地方壹大早就吃米飯,新疆就不壹樣了。早上壹大盤油乎乎的抓飯拌上大塊羊排,好吃又好吃。為什麽新疆的早餐這麽難吃?據說以前很多人在農田裏幹活,早上要吃好,中午就過去了。羊肉抓飯的主要原料有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紅花油、羊油、大米。方法是將羊肉和大米壹起放入鍋中,燉熟米粒,吸附了羊肉的鹹羊肉軟爛可口。
貴陽人的早晨,往往是壹碗紅油重色的旺面打開的。腸是豬的大腸,但卻是新鮮的豬血。看到這裏妳可能會想,早上吃這麽重口味的東西好嗎?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旺面上的香腸肥滑,血嫩,面鮮,湯脆,深受當地人喜愛,但外地人很難接受。
相比新疆的抓飯,甘肅壹定要適當安排牛肉面。許多城市都有蘭州牛肉面的商店,但我們通常在午餐或晚餐吃它們,很少在早上吃壹碗。當地人基本上以壹碗牛肉面開始壹天的生活。
胡辣湯是河南的傳統早點。記得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河南拍了三天的胡辣湯,因為看起來真的很好吃,所以沒拍。胡辣湯有自己的辣味,是辣椒的功效。各種調料的濃郁香味和骨頭湯、粉條、花生、豆腐皮等輔菜的混合烹飪,使得湯汁濃郁,麻辣鮮香,尤其是冬天的早晨,喝壹碗胡辣湯,身體由內而外的溫暖。
很多外地人對武漢熱幹面的印象就是極其幹,難以下咽,但本地人基本上每天都來壹碗熱幹面,有的當早餐,有的當宵夜。熱幹面壹定要現拌現吃,不然放久了容易變成湯圓。不告訴它,熱幹面裏的蘿蔔丁酸豆角自然吃不到。如果再加壹碗雞蛋酒,就更完美了。
螺螄粉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喜歡吃的人每天都要吃。不愛吃的人聞到就會躲起來。螺螄粉最大的槽點也是口感。如果在公共場合吃螺螄粉,難免會被拒絕,因為螺螄粉裏的酸筍味道實在是太臭了。因為特別容易影響到身邊的人,為什麽不老老實實在家裏或者飯店吃飯呢?
說到山東的特色美食,很多人會想到大蔥和煎餅,真的是那麽樸實無華。山東的煎餅最大的特點就是幹而薄,所以時間長。很多第壹次吃山東煎餅的朋友都說像吃紙壹樣,因為沒有味道,而且又硬又韌,很有嚼勁。不過山東煎餅很有營養,可以卷各種食材和妳喜歡的配菜。也是早餐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