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預防寶寶過敏?不想讓寶寶過敏!家長們要學會這9個方法!

如何預防寶寶過敏?不想讓寶寶過敏!家長們要學會這9個方法!

1什麽是過敏反應?是身體免疫系統對異物(過敏原)的過度反應。也就是說,為了保護身體,當外來物入侵時,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產生炎癥反應。對於不過敏的普通人來說,這種反應不會傷害身體的正常組織,但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身體的組織會成為炎癥反應的另壹個目標,這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的狀態,從而引起過敏性疾病。

過敏與先天體質有關。如果父母壹方有過敏體質,新生嬰兒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會有過敏體質。另外,如果寶寶在半年前過早接觸副食,很容易出現過敏體質。

2寶寶過敏的原因是什麽?由過敏引起的疾病相當多,包括過敏性哮喘、特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蕁麻疹、接觸性過敏、蚊蟲叮咬過敏和藥物過敏,其中與食物密切相關的過敏性疾病包括特應性皮炎、食物過敏和蕁麻疹,而過敏性哮喘部分是由冷食引起的。

食物過敏食物過敏在臺灣省是最常見的。根據上述研究,蟹和蝦這兩種帶殼海鮮是引起過敏的四大食物之壹。在臺灣省,大部分吃海鮮過敏的人可能是對魚過敏,因為吃的海鮮不新鮮,含有太多細菌分解產生的組胺,天然缺乏分解組胺的酶,所以即使是現在捕撈的鮮魚,也會對少量的組胺過敏,並不是真的對海鮮過敏。

新生兒牛奶過敏也是壹種非常常見的食物過敏。牛奶中的牛奶蛋白確實容易引起寶寶過敏。新生兒牛奶過敏是新生兒喝奶後軀幹或全身出現紅色皮疹。輕微的癥狀會導致寶寶臉上某個區域出現小紅點或紅斑。情況嚴重的話會讓寶寶的臉看起來很紅,或者會演變成更嚴重的脂溢性皮炎或者特應性皮炎,會讓寶寶覺得很癢,壹直想撓。

除了皮疹,牛奶過敏還可能引起腹瀉、嘔吐、腹脹等癥狀,而且這些癥狀不會在喝完牛奶後立即出現,有的會在壹天中的晚些時候出現,有的甚至會延遲到1到2周才會出現過敏癥狀。

此外,花生過敏在歐美國家較為常見。有些人吃了花生後會出現過敏癥狀,有些人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雖然花生過敏在中國兒童中很少發生,但越來越多的混血兒童仍有可能發生。

異位性皮炎是指皮膚幹燥、發癢、有鱗屑,通常發生在膝蓋和肘部。特應性皮炎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甲殼類(如蝦、蟹)、核果類(如核桃、杏仁、幹果)、巧克力及加工食品(如蜜餞、金針、糖果)。加工食品會引起特應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加工食品中添加了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會引起過敏。此外,有些人吃牛奶、雞蛋和花生會引起特應性皮炎。

蕁麻疹蕁麻疹是指在四肢、軀幹或全身皮膚上突然出現許多粉紅色皮疹,發癢,類似蚊蟲叮咬。誘發蕁麻疹的物質有很多,包括病毒、藥物、食物等。食物引起的蕁麻疹發病時間會很快,即吃了某種食物後皮膚會立即爆發,所以要避免會誘發這種癥狀的食物。誘發蕁麻疹的食物和上面提到的引起特應性皮炎的食物大致相同。

因過敏性哮喘而引發哮喘的過敏原相當多,食物很少被提及,但有研究表明,吃冷的食物、冰水或冰也可能引發哮喘。

3如何預防寶寶過敏預防過敏性疾病,可以從寶寶在媽咪肚子裏的時候就盡量避免過敏食物,寶寶出生後也盡量避免接觸會引起過敏的食物。食物是壹種自身可以很好控制的過敏原,所以有過敏家族史的媽咪從懷孕的時候就要避免接觸過敏原。

方法1:孕媽咪的飲食規律為了減少寶寶過敏的機會,無論孕婦是否過敏,都要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過敏的孕媽咪在懷孕4個月後要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性疾病的食物)。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甲殼類、核果類、巧克力、加工食品等。避免這些食物可以減少寶寶患特應性皮炎或蕁麻疹的幾率。

方法二:母乳媽媽的飲食規律有研究表明,寶寶喝母乳的時間越長,越不容易過敏。但是有些媽媽是母乳餵養,寶寶還是會出現皮膚過敏的癥狀,這讓媽媽們很困惑。

原因還是和媽咪吃的食物有關,因為有研究發現母乳中檢出過敏物質,這和母乳餵養的媽媽吃了很多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關;媽咪吃的食物會轉化成母乳讓寶寶吸收,所以如果媽咪在哺乳期間吃了很多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還是會影響寶寶的。

建議在寶寶壹歲前,哺乳期的媽咪盡量避免壹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帶殼的海鮮,花生、瓜子、核果等帶殼的幹果,奇異果、西紅柿等表皮蓬松的水果。如果媽咪知道自己對蛋白質或牛奶過敏,就要避開它們,以免引起寶寶過敏。

方法三:出生後過敏風險高的寶寶的飲食。嬰兒在嬰兒期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為了減少寶寶過敏的幾率,建議媽咪母乳餵養,最好母乳餵養6個月以上。壹些媽媽不能母乳餵養,所以他們用嬰兒配方奶粉代替,這種奶粉大多是由牛奶制成的。由於嬰兒胃腸道黏膜的保護功能尚未完全發育,壹些嬰兒容易出現新生兒牛奶過敏的癥狀。

為了避免新生兒牛奶過敏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過敏風險較高的嬰兒,建議使用小分子的水解蛋白嬰兒奶粉,不太容易引起過敏。另外,還有壹種氨基酸奶粉,也適合過敏風險高的嬰兒。此外,極少數嬰兒(約0.5%)即使母親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仍對母親的乳汁嚴重過敏。這些寶寶也塗抹以上兩種奶粉來緩解過敏癥狀。

方法四:添加副食的註意事項寶寶逐漸長大,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副食。但如果家裏有過敏史的家族,也就是父母過敏的寶寶,添加副食的時間最好推遲到6個月,但不能晚於6個月,因為添加副食太晚會導致營養不足。衛生署建議,為避免寶寶過敏,應避免過早添加含雞蛋或小麥的副食品,對麩質過敏的人應避免食用小麥、黑麥、燕麥等谷類食物。

在這個階段,寶寶應該多接觸各種食物,增加營養。但是因為會給寶寶吃很多不同種類的食物,每個寶寶的體質都不壹樣,他對每種食物的反應也不壹樣。可能有的寶寶對海鮮過敏,有的對雞蛋過敏或者有的對大豆過敏等等。在不知道寶寶可能對哪些食物過敏的情況下,有添加副食的方法。原則是壹天測試壹種食物,而不是混合多種食物,做到壹次性給藥。

在添加副食的時候,會逐漸添加各種粥,比如排骨粥或者海鮮粥。有的寶寶對蟹、蝦、貽貝等帶殼海鮮過敏,有的寶寶對魚過敏,但這些只有寶寶吃過才會知道。不是每個寶寶都對帶殼的海鮮過敏,所以給寶寶煮海鮮粥比較好,壹次最好只放壹種海鮮,這樣可以確認寶寶是否對任何壹種海鮮過敏。

蛋白質也是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所以在添加雞蛋的時候,可以先給寶寶嘗嘗蛋黃。如果寶寶吃了蛋黃後沒有過敏,可以再試試蛋白,蛋白的添加時間可以稍微推遲壹點。

方法五:壹歲以下不要碰巧克力。建議壹歲以下的寶寶不要吃巧克力,因為制作巧克力的原料之壹可可豆屬於帶殼的幹果,是容易過敏的食物。制作巧克力的另壹種原料牛奶也是過敏源,所以寶寶要大壹點再碰。

方法六:註意含雞蛋的食物。有些寶寶對雞蛋過敏,家長會避免讓他們吃雞蛋。但是,還是有很多食物含有雞蛋,只是從外面看不出來而已。比如,雞蛋的成分會添加到孩子喜歡吃的冰淇淋、餅幹、壹些意大利面等食物中,所以家長壹定要仔細考察這些食物。

方法七:少吃加工或冷食色素、防腐劑、香料、人工甜味劑等添加劑可能誘發過敏。此外,許多加工食品含有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也可能引起過敏,所以少吃加工食品。另外,建議不要吃標簽不明的食物,因為標簽不明的食物也可能含有很多引起過敏的物質,吃了沒有標簽的更不放心。

但是,我國確實有壹些哮喘患者與寒性食物有關。所以,如果有哮喘,要盡量少吃西瓜、梨、橘子、大白菜、白蘿蔔等寒性食物。含有omega-6脂肪酸的油也會增加過敏的發生,所以盡量少用玉米油、花生油、紅花籽油等含有omega-6脂肪酸的油。

方法八:避免食用已經再次引起過敏的食物。避免再次食用已經引起過敏的食物是避免食物過敏的最有效和最簡單的方法。同時,過敏現象發生後最好嘗試壹兩次,以確認是否真的是這類食物引起的。也可以去醫院請醫生對壹些可疑的食物做過敏原篩查或者食物刺激試驗。但需要註意的是,可能會出現偏食、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的情況,影響以後的生長發育,所以壹定要識別過敏食物,遠離。

方法九:多吃能減少過敏的營養素。許多研究表明,多吃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和ω-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因此,建議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如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檸檬,富含β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紅辣椒和深色蔬菜。三文魚、沙丁魚、鱈魚中富含ω-3脂肪酸,用油時也可以選擇含有ω-3脂肪酸的芥末油、大豆油。另外蛋白質的攝入也很重要,可以攝入鮮魚、雞肉等。

益生菌和有益菌也有助於減少過敏。益生菌通常包括乳酸菌和雙歧桿菌。比如酸奶、酸奶、養樂多都含有乳酸菌,但這些飲料中的乳酸菌屬於活菌。因為壹歲以下的寶寶胃腸道沒有發育完全,容易過敏,抵抗力弱,所以建議壹歲以上的寶寶重新開始接觸。雙歧桿菌被添加到壹些飲料中;至於有益菌(幫助有益菌生長),富含低聚果糖的果蔬,如香蕉、胡蘿蔔、蘆筍、洋蔥等。,大豆中也含有壹些低聚糖。

除了食物,環境、陽光、藥物、植物也是過敏的原因。要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壹定要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測,了解自己的過敏原,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接觸過敏原,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