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這三副名字相近的中藥,妳用對了嗎?

這三副名字相近的中藥,妳用對了嗎?

作者:歐陽芬子,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醫院主管藥師。

春末夏初,風雨較多,早晚溫差大,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和腸胃疾病。

人們常用川貝母燉雪梨治療咳嗽。菊花決明子茶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窗口經常有病人問“貝母怎麽比我上次開的時候大了?”我家裏有菊花可以代替這個方子裏的野菊花嗎?"

川貝母和浙貝母、決明子和石決明、菊花和野菊花是三對同名中藥。妳在生活中真的正確使用過它們嗎?今天我將和妳壹起學習!

1,川貝母

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浙貝母、甘肅貝母或梭梭貝母的鱗莖,主要含生物堿。

性味:苦,甘,微寒。歸肺經和心經。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

應用:

①因勞累、肺熱而咳嗽。

②瘰癧(相當於現代醫學的頸淋巴結結核)、乳癰(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性乳腺炎)、肺膿腫。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川貝母具有鎮咳、祛痰、解痙、降壓、止瀉、增加子宮張力、抗潰瘍、鎮靜催眠等作用。

2.浙貝母

它是百合科浙貝母的鱗莖,主要含有生物堿。

性味:苦、寒。歸肺經和心經。

功效:清熱化痰,散結消癰。

應用:

①風熱痰熱咳嗽。

(2)淋巴結核、癰(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性甲狀腺炎)、乳癰、肺膿腫。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浙貝母具有明顯的鎮咳作用,能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有壹定的平喘作用;具有鎮靜、止痛和抗高血壓的作用;能抑制唾液分泌;它對腸道有放松作用。

川貝母與浙貝母的區別:

《本草綱目》以前叫貝母。明代《本草顏回》中記載了貝母為“川奇”之說,直到清代徐安琪的救義說才正式成為浙貝母的名稱。川浙貝的功效基本相同。

川貝母味甘為主,性濕,肺熱幹咳,適用於勞咳;

浙貝母以苦為主,有宣泄的傾向。適用於風熱犯肺或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至於清熱散結的作用,川貝母和浙貝母都有,但浙貝母勝。

1,決明子

它是決明子或決明的幹燥成熟種子。它主要含有蒽醌。

性味:甘、苦、鹹,微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應用:

(1)目赤、腫痛、羞怯(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畏光)、流淚、目不清。

②頭痛頭暈。

③腸燥便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決明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減肥、抑菌、保護肝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活性、提高學習記憶能力等作用。

2.石決明

它是鮑魚科鮑魚的殼,主要含有碳酸鈣和有機物。

性質:鹹,寒。肝經。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應用:

①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②失明、白內障(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白內障)、視力模糊。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石決明具有鎮靜、解痙、降壓、鎮痛、止血、解熱、抗炎、抗菌、抗凝、保肝、降脂等作用。

決明子與石決明的區別:

石決明和決明子都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都可以用於治療目赤腫痛、不通等肝熱。

石決明味鹹,性寒,涼肝,平肝,養肝陰。可用於虛實兩虛之癥,多用於血虛肝熱所致的羞明、眼暗、發紺(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視神經萎縮)。

決明子味苦性寒,功能明確,瀉肝火,明目。常用於治療肝經實火所致的眼睛紅腫。

1,菊花

它是菊科菊花的幹燥花頭,主要含揮發油。

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肺經、肝經。

功效:疏風清熱,平肝潛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應用:

(1)風熱感冒,熱病初起。

②肝陽上亢、肝風眩暈。

3眼睛發紅,昏花。

④瘡癰腫毒。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心肌耗氧量的作用,還具有降血壓、縮短凝血時間、解熱、抗炎、鎮靜等作用。

2、野菊花

它是菊科植物野菊花的幹燥花頭,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

性味:苦,辛,微寒。肝經和心經。

功效:清熱解毒。

應用:

(1)癰癤、咽喉腫痛。

②目赤腫痛,頭痛頭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野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明顯的降壓作用。

菊花和野菊花的區別;

野菊花和菊花同屬壹科,都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野菊花尤其擅長解毒消癰,常用於瘡瘍癰腫毒痛。

菊花辛散藥性強,長於清熱散風,常用於上焦風熱。

審稿人: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醫院副院長童穗菊。

微信官方賬號:PSMChina由中國OTC藥品協會、中國藥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發起成立的公益組織,匯聚資源,匯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