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莖:可入藥,利小便;清熱解毒。主癃閉;咽喉腫痛;癰腫疔毒。
菊花的葉:清肝明目;解毒消腫。主頭風;目眩;疔瘡;癰腫。
菊花的花:味微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陽,解毒。用於感冒風熱,發熱頭昏;肝經有熱;目赤多淚,或肝腎陰虛,眼目昏花;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瘡瘍腫痛。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
菊花的根:利小便;清熱解毒。主癃閉;咽喉腫痛;癰腫疔毒。
簡介
(1)菊花(拉丁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立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裏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2)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壹,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壹,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3)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生長環境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早,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最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壹般為壹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幹,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繁殖方法
有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兩法。營養繁殖包括桿插、分株、嫁接、壓條及組織培養等。通常以扡插繁殖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葉芽插。
(1)芽插
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腳芽桿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芽選好後,剝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c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扡插。截取嫩技8-10厘米作為插穗,插後善加管理。在18-210C的溫度下,多數品種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移苗上盆。
(2)地插
介質可用園土配上1/3的礱糠灰。在高床上搭蘆簾棚遮蔭。全光照的插床,如有自動噴霧設備,不需遮蔭。?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1張帶腋芽的葉片插之。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分株:壹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3)嫁接
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樣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Artemisia annuaak 或青蒿A.apiacea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采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時移於盆中或田間,在晴天進行劈接。?壓條:僅在繁殖芽變部分時,才用此法。
(4)種子
菊花種子在100華氏度以上緩慢發芽,適溫250華氏度。2-4月間稀播,在正常情況下當年多可開花。
(5)組織培養
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用材料少,成苗量大,脫毒、去病及能保持品種優良特性等優點。培養基為MS+6BA=(6壹芐基嘌呤)1毫克/升十 NAA(蔡乙酸)0.2毫克/升,pH5.8。用菊花的莖尖(0.3-0.5mm)、嫩莖或花蕾(直徑9-10mm),切成0.5 厘米的小段,接種。室溫攝氏26度士1攝氏度,每日加光8小時(1000-1500勒 克司)。經1-2個月後可誘導出愈傷組織。再過 1-2月,分化出綠色枝芽。再將分化出來的綠 色芽轉移到White+NAAI-2毫克/升培養基 上,約1個月後可誘導生出健壯根系。又培養1 個月,可種於室外。按原來培養液的半量澆灌,這 是試管苗取得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