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壹直以來被稱作天堂美食之府。杭幫菜源遠流長,兼收山水之靈秀,博采各大菜系之所長,是中國八大菜系之壹浙菜的江南壹幟。著名的特色菜品有:西湖醋魚、東坡肉、南乳肉、叫化童雞、清蒸鰣魚等等。
1、
西湖醋魚西湖醋魚,民間俗稱西湖醋溜魚,是杭州傳統名菜之壹。
西湖醋魚的歷史,得從八百多年前南宋杭州的“宋嫂魚羹”說起。據說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康王趙構南逃,建都臨安。當時有壹婦人,人稱宋五嫂,不甘受入侵者統治,也同小叔從北地逃來臨安,在西湖邊以捕魚為生,勉強度日。壹次,小叔淋了暴雨得病臥床不起,五嫂正在為小叔煮魚燒蛋以進補身體,不料官兵前來抓壯丁建造皇宮,宋嫂向官兵求情別抓臥床不起的小叔,不慎碰翻了竈上的酒醋瓶,等官兵走後,鍋中的魚蛋已煮成羹狀,但小叔吃著卻覺得異常鮮美,胃口大開,很快恢復健康。此後,鄰裏仿作,成了家常美味魚羹。後來南宋孝宗皇帝遊西湖時曾召見宋五嫂,經品嘗魚羹亦大為贊賞,禦賞重金,並賜酒旗為幌,準此獨家烹魚羹、沽官酒。“宋嫂魚羹”經不斷改進提高,成為魚肴中之名菜。創業於清道光年間的樓外樓菜館繼承這道名菜,創新成鮮嫩酸甜、有蟹肉滋味的“西湖醋魚”,並以“京人宋嫂首創,西湖第壹珍饈”加以宣傳,成為杭州名菜之首。
2、
東坡肉東坡肉,是杭州名菜之壹。相傳北宋元祐年間,蘇東坡第二次出任杭州地方官,見西湖久不疏浚,葑草蔓生,已失去蓄泄作用。遂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完工之日,全城百姓殺豬煮酒,奉獻給蘇太守。蘇東坡堅辭不受,但感到盛情難卻,想出壹個主意,命廚師將送來的肉切成小塊,“慢著火,少著水”燒好,連酒壹起送給民工。廚師誤以為酒肉壹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別致可口。蘇東坡面對西湖,與民工同吃。民工們就把這美味的肉叫“東坡肉”。
“東坡肉”,在杭州已流傳八百多年,以天香樓烹制的“東坡肉”最負盛名。
3、
南乳肉南乳肉以五花條肉調以紅腐乳鹵汁燜制而成。民間稱它為“壹品南乳肉”。傳說南宋衰敗,元兵大舉南侵,當時權相賈似道獨攬朝政,置國家危亡於不顧,朝野對他的誤國禍民,怨聲載道,恨之入骨。因此,民間將賈似道的壹品官銜名移到家鄉菜南乳肉上,用以表達對賈似道寢皮食肉的心頭之恨。所謂“權相誤國唾千古,鄉菜傳世稱壹品”。從此,“壹品南乳肉”也成為道地的杭城名菜佳肴。
4、
叫化童雞“叫化童雞”,是杭州天香樓等杭菜館最早推出的傳統風味佳肴,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是“叫化子”偷了雞,壹時沒有鍋子燒,就用泥土將毛雞連頭帶腳糊成壹團,拾柴火把雞煨熟,就地壹摔,焦土崩碎,雞毛隨焦土剝落,就成香噴噴的“叫化雞”。“叫化雞”,因它奇味特佳,經歷代廚師在烹飪上不斷改進,現以“叫化童雞”、“叫化八寶雞”等名稱,成為江浙壹帶傳統名菜。
5、
清蒸鰣魚鰣魚為江海回遊的名貴魚。明、清時,錢塘江至富春江水域春夏之交第壹批捕得的鰣魚,必須先送官府,始準繼續捕捉,民間也有以鰣魚上江早,作為豐年的征兆。相傳壹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光武帝劉秀到富春江尋訪隱居江邊的嚴子陵時,曾品嘗鰣魚,稱贊此魚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