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壹天被我們壹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壹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無憂的童年壹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壹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壹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壹夜,走完十幾裏路還溫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壹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著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著,高興著,美著……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麽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盡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和豆兒,拿著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壹邊包著手裏的,壹邊教著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壹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著,就是裏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麽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為媽媽送上壹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壹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壹定會高興的,因為您愛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