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初中,從學校到學校,從出門到回家,我總是經過那條街。因為我們的家位於這個繁華都市的壹個安靜的居民區,雖然與外面的繁華世界相比顯得特別安靜;但相比之下,我每次出門買東西、上學或乘坐交通工具,都要走過那條大約十分鐘路程的街道。只有過了那條街,才算真正“出家門”。
而我總是特別留意那條街的路口賣紅豆餅的老婆婆。每天上學的時候,我總是看到她早起澆花。她經常壹邊給花澆水,壹邊喃喃自語。看起來她好像把盆栽當成自己的孩子壹樣,會小心翼翼的呵護愛護。偶爾她會拿起掃把,在街邊掃地,或者和街對面的王奶奶聊天。晚上放學的時候,我還會看到老太太推著手推車去賣紅豆糕,直到走到街上的某個點。她會停下來,開始做熱紅豆餅。她不會大聲推銷它們。有壹天她家來了幾個客人,她會供應幾個紅豆糕,剩下的大部分直接給王奶奶的孫子或者林阿姨的孩子。其實賣紅豆餅的老婆婆好像不太喜歡笑。有好幾次,我因為聞到紅豆糕的香味,想從她那裏買壹些紅豆糕。但是,她認真的樣子會讓我害怕三分,掏出零花錢,往前走壹步,卻又往後退壹步。最後,我選擇收起錢包,沮喪地回家。在我的觀察中,奶奶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復著同樣的事情,做著同樣的行程,沒有例外。
直到有壹天傍晚,我帶著疲憊的心路過這條街,卻沒有看到那個曾經在街上賣紅豆餅的老奶奶。這讓我有點不習慣。她平時都是在同壹個座位做紅豆餅,等著顧客上門,今天卻沒有她的影子。回到家,問我媽這件事我才知道。原來,今天下午,像往常壹樣壹直在賣紅豆餅的老婆婆似乎讓她生氣了,因為壹個調皮的孩子在和壹只無辜的流浪狗玩耍。小男孩嚇壞了,跑去找媽媽,但是小男孩的媽媽,不知道怎麽回事,也生氣的跑去找她理論。最後的結果好像是小男孩贏了,因為這場風波,老奶奶今天早早關了攤。
我媽還告訴我,其實很多老年人自尊心很強,即使得不到晚輩的尊重,如果被拒絕甚至被罵,對他們來說也是說不出的難過。這讓我頭疼。那麽,作為壹個大三學生,想幫奶奶做點什麽呢?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這個大大的問號讓我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放學,終於,我去了奶奶經常賣紅豆糕的老位子。在街對面,我看著正在做奶油紅豆餅的老奶奶。她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她還在想昨天的事嗎?還是妳已經忘了?還拿出了兩把壹元的鋼鍋鏟緊緊地握在手裏,唉...這壹次,我不會逃了。
向前壹步,後退壹步,“嘿!別怕,加油。”用內心的小聲音鼓勵自己。我試著邁出第二步和第三步,每壹步都象征著我壹點點超越了前壹步的自己,直到第五步...“想買紅豆糕?”很不清楚的普通話,聲音有點沙啞,是外婆在問我什麽嗎!我點點頭,從口袋裏拿出準備好的二進制。“妳看起來很好。我再給妳壹個。”奶奶擡頭看著我,緩緩說道。這時,我看到了祖母的臉。眼角露出的魚尾紋,她張嘴時不整齊的牙齒,然而,她的眼睛瞇成壹條線,讓我感覺到了什麽。“像菩薩。”我心裏想,夕陽下奶奶的笑容更加慈祥溫和,和以前不茍言笑的表情大不相同。
我拿著奶奶用牛皮紙包好的紅豆糕。我打開它,迅速拿了壹塊嘗了嘗。“好吃嗎?”她問,我輕輕點頭。這種酥脆的外皮不僅有紅豆餡,還有奶奶滿滿的愛。點頭致謝後,我匆匆趕回家。我在想,也許,奶奶是個不計較得失的人。她對小男孩昨天無理取鬧和男孩母親的事壹無所知。她只是不想計較,會早點回家。她不想逃避,只是因為她寬容,不想爭論什麽。我以前不認識奶奶,但從她細小而周到的問候中,我得到了老人想關心我們的壹點溫暖,填滿了我疲憊的心。
那是壹條街,壹條需要仔細觀察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