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飛鶴偷偷吃“回頭奶”

飛鶴偷偷吃“回頭奶”

做企業,就得有前瞻性。

在這壹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飛鶴。

三聚氰胺事件對國產乳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國產奶粉品牌的市占率從原先的65%壹度下跌至30%以下。在漫長而又艱辛的行業恢復過程之中,飛鶴率先專註於高端奶粉市場,產品不斷向壹二線城市滲透,最終做到了19%的市占率。

而在前不久,飛鶴董事長冷友斌直指新冠疫苗接種對於未來壹段時間國內生育率的影響,並對國內奶粉市場的短期困難做出大膽判斷。冷友斌此舉,正是在為飛鶴的全生命周期戰略做鋪墊。

不過,近日有消息傳出,飛鶴收購了陜西小羊妙可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羊妙可)的全部股權。

這個小羊妙可,是做羊奶粉的。

近些年,各大乳企都在布局羊奶粉賽道,像澳優乳業更是做到了市場占有率第壹。

飛鶴這個時候才借收購小羊妙可沖擊羊奶粉市場,或許是飛鶴打算靠這麽壹家曾出現過嚴重食品安全問題、連自己都不得不假裝及時切割的企業,再次進擊羊奶粉市場。飛鶴就不怕再次攤上大麻煩嗎?有點遲了。

不過,這只是表象。

原來,小羊妙可的前身叫關山乳業。而早在2014年,飛鶴就曾收購過這個關山乳業。只是後來因為壹些原因,飛鶴又將其甩賣了。

而此次飛鶴收購小羊妙可,說到底就是重新收購關山乳業,算是吃“回頭奶”了。

那麽,飛鶴究竟為什麽要繞這個彎彎呢?

飛鶴最早於2014年2月開始布局羊奶粉業務。當時,飛鶴斥資3億元收購關山乳業70%股權,實現了“牛羊壹把抓”。

要知道,澳優乳業是在2011年將佳貝艾特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引入中國的,也不過比飛鶴布局羊奶粉業務早了三年。

如此看來,飛鶴做羊奶也是有前瞻性的。

彼時的飛鶴正打算在羊奶粉市場上施展拳腳,為了給關山乳業鍍把金,還特意將其公司名變更為“陜西飛鶴關山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飛鶴關山)。

不曾想,飛鶴關山給飛鶴惹了大麻煩。

2015年6月,飛鶴關山6批次產品國檢不合格,其中有兩批次為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8倍;其余四批次為硒含量不足。

彼時的中國奶粉市場剛剛從三聚氰胺事件緩過勁來,正走在行業復蘇的道路之上。而飛鶴關山的羊奶粉產品竟然硝酸鹽含量超標,這是非常嚴重的食品質量問題。

要知道,硝酸鹽本身對人體無害或毒性相對較低,但人體攝入的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毒性較大,長期過量攝入還致癌。

停產、停售、召回、賠償、罰款肯定是逃不了了。關鍵是,此事件對飛鶴的聲譽影響太大了。

為了盡快擺脫這個拖累,2016年12月,飛鶴以8400萬元飛鶴將其出售。

3億元的收購,最後以8400萬元的賤賣收場。裏外裏賠了2億多,如此可見,飛鶴切割關山乳業的心情有多迫切。

2018年3月,關山乳業正式更名為小羊妙可,算是迎來了壹場脫胎換骨的轉變。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雖然表面上飛鶴在與小羊妙可已經毫無瓜葛,但有消費者發現,母嬰店內出售的小羊妙可羊奶粉上還清晰地標有“飛鶴”的logo。

要知道,如今的飛鶴可是國內奶粉市場妥妥的壹哥,“飛鶴”這個商標相當於金字招牌,誰蹭上都會身價大漲。

而小羊妙可羊奶粉上公然標註“飛鶴”的logo,如果沒有得到飛鶴方面的允許,顯然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市場上壹直存在懷疑的聲音,認為飛鶴當年與關山乳業完成的只是壹種“形式上”的切割。

關山乳業,壹直是飛鶴的;後來的小羊妙可,同樣也是飛鶴的。

為的保護自己家的聲譽,飛鶴假裝忍痛割愛;等到往事漸漸消散,飛鶴又迎回換了身份的關山乳業。

這波操作,妙。

正所謂“在商言商”。

飛鶴如今徹底撕下偽裝,將曾經犯過事兒的關山乳業、也就是今天的小羊妙可,再次收入旗下,反應的正是其迫切做羊奶粉的心理。

羊奶粉在中國市場起步晚,但增速快。

有報告顯示,我國羊奶粉市場規模在2015年即已突破50億元,預計2020年能達到100億元 。

而任何壹個細分領域,在飛鶴眼裏都可能是壹次繼續做大做強的機遇。

在2020年年報中,飛鶴計劃在2023年實現銷售350億元、2024至2028年實現集團銷售額15%的復合年增長率。

然而,如此龐大的計劃,光是靠嬰幼兒牛奶粉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國內新生兒出生率持續降低的背景下,飛鶴必須拓展業務範圍。

如此情況之下,不只是生命全周期戰略被冷友斌提前做了番鋪墊,連羊奶粉也被飛鶴正式擡上了日程。

羊奶粉還有個“優點”,是售價偏高。

據了解,市面上壹罐嬰兒配方羊奶粉產品的銷售均價基本在300元以上,明顯高於普通牛奶粉。

而飛鶴正是國內高端奶粉市場的霸主,追求的就是高售價、高毛利。羊奶粉如此高的售價,完全符合飛鶴的調性。

另外,飛鶴著急做羊奶粉的原因,或許還有做大市值的考量。

在普通人的認知裏,飛鶴只是做牛奶粉。而此次飛鶴正是借助小羊妙可布局羊奶粉賽道,這就相當於給資本市場註入了新的元素。

就在上次冷友斌語出驚人之後,飛鶴股價已經從6月8日的20.6港元/股,壹直跌到了今天的15.6港元/股,跌掉了僅四分之壹。

如今飛鶴正式做羊奶粉,如果靠著飛鶴的品牌認知度和渠道優勢,真要是做到了比肩澳優乳業的程度,不多說,怎麽著也能增加個壹二百億港元的市值。

如此看來,飛鶴真的稱得上“老謀深算”了。

只不過,飛鶴打算靠這麽壹家曾出現過嚴重食品安全問題、連自己都不得不假裝及時切割的企業,再次進擊羊奶粉市場。

飛鶴就不怕再次攤上大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