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培養孩子對家鄉的熱愛

如何培養孩子對家鄉的熱愛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集體的情感是人們思想道德發展的基礎,也是人們探索各項事業的強大動力。因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從小對幼兒進行戀愛教育。其中,愛鄉教育是愛的情感具體化。只有熱愛自己親近的家鄉,孩子才能進壹步升華熱愛祖國的情感。所以,在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時,要盡可能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讓孩子有更生動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激發他們愛的感受。研究如何利用各種自然和社會資源,以多種形式教育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引導幼兒切實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是當今幼兒園課程開發的重要課題。

我們身邊有豐富的資源適合開展愛鄉教育。壹般來說,可以分為物質資源、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在教學實踐中,綜合利用這些資源教育孩子熱愛家鄉是非常必要的。

第壹,利用多種教育資源,讓孩子感受和體驗家鄉的美好。

1直接感知家鄉的環境、文化、藝術之美。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自然和社會是活的教材”。因此,充分挖掘當地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帶領孩子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是培養孩子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重要途徑之壹。我們帶領孩子們參觀福州的各個公園和代表性建築,讓孩子們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玩耍的同時感受家鄉環境的美好。請家長展示壹些福建文化,讓家長表演節目,讓孩子感受福建文化之美。

2間接感知家鄉的美好。我們動員了各行各業各領域的家長,收集了很多無法直接感知的物品。比如在旅遊局工作的父母,都帶了福建旅遊風光的圖片,貼在活動室周圍。走過活動室走廊,就像在福建旅遊。孩子們可以體驗福建的風景、文化和藝術之美。他們可以與父母交流,並獲得他們的支持。家長可以在周末、寒暑假帶孩子遊覽福建景點,收集孩子的照片發布在認知區,在區域活動中互相交流,讓孩子在自由、輕松、興奮的情緒狀態下發現和感受家鄉環境。

第二,利用多種教育資源,讓孩子感受和體驗家鄉的藝術和文化。

1讓孩子欣賞家鄉的民間藝術,了解家鄉的地方文化。我們的家鄉福建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民間藝術包羅萬象,包括高甲戲、提線木偶、民間舞蹈等等。然而,在外來文化的不斷沖擊下,新壹代的孩子越來越疏遠家鄉當地的民間藝術。因此,讓民間藝術走進幼兒園,走進我們的課堂,讓孩子們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了解家鄉的地方文化,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之壹。我們挖掘、篩選、整理優秀健康的藝術作品,開展各種活動。我們利用家長的資源,邀請在木偶劇團工作的家長為班上的孩子舉辦壹場生動有趣的提線木偶活動。在木偶表演的過程中,孩子們提出了很多想知道卻不知道該怎麽辦的問題。當木偶出現在家長手中時,孩子們忍不住熱烈鼓掌,還不停地問家長他怎麽會動,等等。兒童對民間藝術文化表現出較高的興趣,不僅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藝術興趣和藝術天賦,還有助於開發兒童的全腦功能和創造力,可以激發兒童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了解家鄉的地方文化。激發孩子熱愛家鄉。

讓孩子品嘗家鄉的傳統小吃,體驗家鄉的飲食文化。福州作為壹座古城,從傳統歷史的沈澱到現代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許多美味獨特的風味美食,如魚丸、嫩餅、蚵仔煎、褐肉、面糊、拌面、扁食等。我們把這些傳統美食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在看、吃、玩的同時,感受家鄉的民俗風情,吸收家鄉的飲食文化,進而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在“福建小吃”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利用各種方法和渠道,尋找和收集有關福建飲食文化歷史的信息,加深對家鄉美食的了解和喜愛。同時結合福建的傳統節日,利用當地的氛圍,從孩子的天性——吃開始,觀看和品嘗福建的各種小吃。在活動中,讓孩子充分感知閩菜的色、香、味,讓孩子知道閩菜的意義,激發孩子對傳統小吃的興趣。通過親子活動——制作“嫩餅”等操作性活動,讓孩子和父母壹起制作傳統美食,培養動手烹飪能力。在了解、品嘗、制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驗家鄉的飲食文化,讓他們熱愛家鄉的感情得到進壹步升華。

第三,利用多種教育資源,讓孩子了解家鄉的歷史和現在,感受家鄉的變化,體驗自己勞動的美好。

1利用多媒體資源,讓孩子們感受家鄉的歷史和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們聯系了電視臺的家長,借出了壹部關於福建歷史的紀錄片,讓孩子們了解福建解放前後的變化。當孩子們看到原來破舊的棚戶區變成了造型優美、綠意盎然的美麗新村,再加上解說員激昂的聲音,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體會到了家鄉工人勞動的美好,不由自主地爆發出陣陣歡呼。

利用福建歷史文化名人資源,為孩子們提供壹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榜樣。當孩子們知道了近代以來家鄉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比如作家冰心的奶奶,數學家陳景潤,他們就受到了啟發,成長起來,表達自己的理想。有的孩子說,長大後想當園林設計師,成為家鄉的勞動者,為福州建很多空中花園,夏天也能涼快。

第四,利用多種教育資源,為孩子提供表達熱愛家鄉感情的機會。

1提供各種素材,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熱愛家鄉的感情。比如在繪畫活動中以“我愛我的家鄉,我未來的家鄉”為主題,讓孩子大膽嘗試用水粉顏料畫出所見所想。參觀結束後,老師在該地區提供紙張、筆和鵝卵石,以指導孩子們開始繪畫。有的畫白塔烏塔,有的畫大榕樹,有的裝飾小紙傘。這些樸實、童真、可愛的畫面,飽含著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

2利用社區資源和社會活動資源表達自己對生活和社區的感受。我們讓社區的孩子們知道,他們是社區的壹份子,應該為社區盡自己的壹份力量。比如“重陽節”,我們在社區的老年活動中心和老人聚會,給社區的老人贈送自己的節目和小禮物,獻上兒女的愛心;利用散步時間為小區小公園的草撿小石子,讓小區的草更綠。老師培養孩子對社區裏人的感情,然後擴展到愛整個社區,再擴展到愛自己的家鄉。

孩子們從感受、體驗家鄉的美、民間藝術、飲食文化中表達對家鄉的熱愛的過程——體驗家鄉的美來之不易——是我們老師綜合運用各種資源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的過程。在教育越來越強調多樣性和融合性的今天,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都應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我們每壹位幼兒教師不斷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增強各種資源的整合意識,多種形式、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更好地開展愛鄉教育,讓孩子們從小熱愛家鄉,長大後建設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