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也叫食用蘑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用菌的認識進壹步提高,食用菌已被列為當代重要食品。壹些科學家預測,食用菌將成為下個世紀人類的重要食物來源。未來食用菌的藥用價值會進壹步開發,仙境的價值也在上升。
蘑菇種植的成本
菇農生產的菇棒成本為1.5~2.5元/棒。在其制作形式上,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壹次性用大量勞動力完成的工序,多由3~5戶為壹個聯合小組,不計工資,或由親友組織突擊完成。原料的準備、混合滅菌、接種、菇棚搭建都是菇農自己完成的。
蘑菇種植大戶的工廠化生產模式(不含資金利率、資產折舊、營業費用、財產保險費用、不可預見費用、營業利潤)為單件成品菇棒買單,總成本約為5.25元。* * *由四部分組成:
①材料費1.55元(含運輸費0.3元)。
②菇棚損壞每袋0.2元(含腳手架0.1元,塑料薄膜、遮陽網各0.05元)。
③袋料生產成本1.15元(包括拌料、裝袋、驗孔、剁碎、火燒、燃料、水電、場地、滅菌爐租賃、封閉冷卻、成本折舊、專職管理等費用)。
④菌棒培養費用2.25元/袋(含接種、三穿孔、放氣挑膜、變色引流、成品破碎、專職管理等。).
蘑菇種植的利潤
經過長期的規模化生產調查,約50%的菇農每千袋產值在4000 ~ 5000元,每千袋利潤在2000 ~ 3000元。有30%的菇農每千袋產值低於3500元。每千袋產值超過5000至6000元的菇農約有15%。產值4000元以上的菇農,生產的花菇占60%以上。產值超過5000元的菇農,具備收購和出口鮮菇的條件。其保鮮品質鮮菇每公斤8至15元。
5000袋以上的菇農的服務,如蘑菇推廣、切袋選芽、采收烘幹,都是由計件工完成的。每袋綜合人工成本約為1元。每千袋凈利潤1000~2000元。
蘑菇的市場前景
蘑菇味道鮮美,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近年來,出現了許多以蘑菇為原料的新型食品,這也證明了蘑菇的深加工能力正在逐步加強。
蘑菇的種類很多,種植者在選擇品種時可以有很大的空間,投資成本也不是很高。蘑菇種植是壹個很有前途的產業。
蘑菇栽培低產的解決方法
1,蘑菇繁殖地選擇不當。如果選擇在陰暗、通風不良或不衛生的地方種植,雜菌汙染嚴重,蘑菇不能正常生長而失敗;有些雖然勉強長出細菌,但在出菇期由於空氣流通不暢,二氧化碳含量高而中毒,因此無法長出蘑菇或形成畸形蘑菇。因此,蘑菇的栽培首先要選擇通風良好、光線散射的地方,並保持清潔衛生,尤其要註意消毒措施。
第壹次種蘑菇的地方,要用石灰水刷墻,撒生石灰在地上消毒,第二天把撒在地上的生石灰清理幹凈;老蘑菇場可以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有害蟲的蘑菇農場,噴灑農藥殺死害蟲,然後消毒。
2.培養材料選擇或制備不當。用汙染結塊的原料種植蘑菇,容易造成大面積汙染或無菌。配制培養基時,培養基中加入過量的尿素等氮肥,接種後易釋放氨,使菌絲體中毒,不能正常生長。
所以要把好選材和配料關。清洗原料,做好消毒工作。配料時不可隨意添加化肥。蘑菇堆積發酵時,才能加入尿素補充氮源。同時,在配料的過程中,要特別註意培養料的濕度,含水量不能過高或過低,否則不利於細菌的生長。3.菌種選擇不當。如果冬季選用高溫品種,春季選用低溫品種,或者播種老化或汙染的菌種,容易造成生長緩慢或不生長,遲長或不生長。所以在種植蘑菇時,要根據當時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菌種,不要使用老化或汙染的菌種。
4.管理不善。在自然溫度下,出菇期的管理是避光、保濕、通風。在結果期,散射光可以滿足需要。菇房內光照不足,出菇慢,可用電燈補充,誘導出菇。空氣濕度是結果期的重要條件。為了增加濕度,盲目增加噴水量甚至直接在菇體上噴水,會使壹些小菇窒息,壹些長成的菇也會因水漬而潰爛變黑。因此,在蘑菇生長期,要註意補水的方法,特別是噴到空氣中,同時要註意通風,避免二氧化碳過多積累,導致子實體失敗或形成畸形蘑菇。
此外,不合理的收割也影響產量的提高。有些菇農想讓小蘑菇壹直長下去,結果不但長不起來,還會延長出菇期,影響下壹個蘑菇的產量。
蘑菇在中國的種植也已經有壹段時間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很多人加入進來,也有壹些人在貧困中被排擠出去。可以說,蘑菇種植給人們提供了致富的可能,但也和其他行業壹樣充滿了風險。所以創業不易,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