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味精發酵車間工藝流程

味精發酵車間工藝流程

發酵工廠設計電子書

主要內容:

1.壹個新建的工廠壹般要經歷三個基本階段:前期建設、建設和生產。

2.發酵廠總平面設計包括五項內容:平面布置設計、豎向布置設計、運輸設計、管道綜合設計和綠化設計。

3.工廠建設前期工作包括: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任務書、初步設計、總概算。

4.工廠的組成包括:生產車間、輔助車間、動力車間、行政部門和員工宿舍。

5.根據工程的規模、工程的重要性、技術的復雜程度、設計條件的成熟程度和設計的水平,設計階段可分為三個階段、兩個階段和壹個階段涉及三種情況,其中三個階段包括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階段設計包括:擴初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6.選址的意義:在指定的區域內,根據新建的必備條件和發酵廠的特點,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勘測,對幾個可能的廠址的技術經濟條件列出幾個方案,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選出最佳廠址。

7.工廠初步設計階段的圖紙主要有:生產流程圖、車間設備布置圖、主要生產設備及電機清單、主要材料估算表。

8.廠內運輸的任務是通過各種運輸機械和工具,完成倉庫與車間、貨場與車間、車間與車間之間的貨物分流,即通過運輸組織保證生產中原材料和燃料的持續供應,生產的產品和副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出。

9.選址壹般包括兩個概念:位置和選址。選址是對工廠在某壹地區的位置及其自然環境進行調查和比較。選址是對工廠在某壹地點的面積、廠址形狀、潛在的技術經濟等進行周密的調查、預測和比較分析,作出確定廠址的依據。

10.選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期準備、現場勘察、撰寫報告。

11.根據發酵廠的生產規模、產品結構、廠房劃分等特點,廠內道路布置有兩種形式:壹種是循環式,即道路是圍繞廠房建築物、構築物的封閉系統路網,物流、人流的運輸方便、安全、高效,以及消防的要求。另壹種是終端布置,其中道路不是環形的,並且每條道路都有自己分散的端點。

12.工藝流程設計和車間布局設計是工藝設計的兩個主要內容,是確定工藝計算、車間組成、生產設備及其布局的關鍵步驟。

13.物料平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引入某壹系統或設備的物料重量必須等於產品重量和物料損耗之和。

14.工廠總平面設計的任務是:根據工廠綜合體的構成和功能要求,結合場地條件和有關技術要求,協調研究建、構築物和設施的空間和平面關系,正確處理建築、交通、管線和綠地的布置問題,充分利用地形,節約場地,使建成的工廠形成布局合理、生產協調有序,並與周圍建築相協調。

15.工藝路線的選擇是發酵裝置設計的關鍵步驟,其選擇主要依據原料的來源、種類和性質;產品的質量和規格;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廠區的自然環境;經濟理性。

16.生產工藝設計的主要任務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確定從原料到成品的各個生產過程的順序,即說明生產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和流動,以及使用了哪些生物反應或化學工藝和設備,二是繪制工藝流程圖。

17.生產工藝的設計壹般要經過三個階段:原理圖階段、草圖階段、流程圖階段。

18.發酵車間涉及的設備分為專業設備、通用設備和非標設備。專業設備是指發酵罐、糖化鍋等只在發酵廠使用的專業設備;通用設備是指泵、風機等能用於各種行業的設備;非標準設備是指除專業設備和通用設備以外的生產車間使用的儲存、水池等設施。

19.常用的固體機械輸送設備有:帶式輸送機、鬥式輸送機、螺旋輸送機等。

20.車間布局設計必須建立在充分調查和掌握必要資料的基礎上,作為設計的依據或參考。這些材料包括:生產工藝流程圖;物料平衡數據和物料特性;設備信息;公共系統、給排水、供應點、供暖、制冷、壓縮空氣、外部管道數據等的消耗。土建資料和勞動安全、放行及防爆資料;車間組織和人員信息;工廠的總體布局;壹些關於布局的標準信息。

21.發酵廠壹般由生產車間、輔助車間、動力車間、倉庫及堆場、三廢處理部分、廠前行政福利部分等組成。

22.發酵廠生產車間的內部構成壹般包括生產、輔助、生活三個部分。生產部分包括:原料工段、生產工段、成品工段和回收工段;輔助部分包括:通風空調間、變配電間、車間實驗室、控制室;生活部分包括:車間辦公室、會議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衛生間。

23.對於大型啤酒廠,主要生產車間有麥芽車間、糖化車間、發酵車間、包裝車間。

24.冷卻工程是發酵工業中啤酒廠、味精廠和水果酒廠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冷方法有很多種,機械制冷法應用最廣。

25.發酵車間管道布置的特點是:選擇合適的管道和閥門(防汙染、無縫鋼管);選擇正確的管道連接方式(包括螺紋連接、焊接和法蘭連接);合理布置管道(盡量減少管道,減少細菌汙染的機會);消除管道的死角。

26.給排水設計分為給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兩部分,其中給水工程包括取水、水處理和輸配水三部分。排水工程包括:排水管網、汙水處理和利用。

27.供熱工程設計的主要任務是鍋爐房或熱力站的設計。其主要內容是:確定全廠生產、采暖和生活供汽量;確定供汽的汽源;根據蒸汽消耗量選擇鍋爐;根據所選鍋爐的型號和數量設計鍋爐房;鍋爐給水和水處理設計;配置全廠蒸汽管網等。

28.產品成本的構成包括:原材料成本(指構成產品的加工材料);輔助材料費用(直接或間接用於生產,但不構成產品的各種材料費用);燃料成本(為工藝提供加熱蒸汽的熱源材料成本);動力消耗費(生產直接消耗的能源成本);生產工人的工資;生產工人工資附加費(勞動基金、醫療費、文教補貼、福利補貼);車間費用(車間內管理和組織生產所需的壹切費用);企業管理費(企業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生產而發生的壹切費用);推廣費用(包括包裝費用、運輸費用、寄售配送等商業費用)。

29.工藝設計圖是生產工藝設計的主要圖紙,通常包括工藝流程圖、設備布置圖、管道布置圖三個方面。

30.工藝路線設計原則: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出口產品也必須符合銷售區域的質量要求;盡量采用成熟、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最大限度減少“三廢”排放,有完善的“三廢”治理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生產過程盡量采用機械化和自動化,以達到穩產高產。

31.熱量平衡的目的是為定量生產中的工藝設計和操作優化提供依據。

32.熱平衡計算的意義:通過熱平衡計算,計算出生產過程中能源消耗的定額消耗指標;核算的數據是選擇設備類型和確定其規模和數量的依據;它是組織管理、生產、經濟核算和優化的基礎。\

33.管道設計的任務是將車間內的固定設備用管道連接起來,使之成為壹個完整連貫的生產過程。

34.車間布局:合理安排車間的配置和設備的布置,確定車間和工段的長、寬、高和建築結構類型,以及各車間和工段之間的相互關系。

35.管道布置:根據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設備布置圖、相關設備圖紙以及土建、自控、電氣等專業的相關圖紙和資料。合理布置適合工藝操作要求的管道。

36.在發酵生產過程中,需要用水的工序壹般包括:原料處理、培養基配制、半成品的洗滌、溫度控制的冷卻過程、設備和管道的清洗。

37.在車間建造階段,需要壹份設計任務書,其中工藝建造任務書包括:工藝管道流程圖、車間布置圖、概算及其他對初步設計的原則性變更;工藝管道材料、管件和連接方式的選擇原則;工藝管道的布置原則;保溫和保冷材料的選擇;油漆管道;工藝管道施工設計采用的管道安裝及驗收規範。

38.廢水處理:人工操作廢水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按操作原理可分為三類:物理、化學、生物處理。

39.公用工程:是滿足生產工藝設計和保證工廠正常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包括給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制冷工程、供電工程、計量儀表和自動控制工程等。,它們相輔相成,形成壹個有機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