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鐘高是95米.
大本鐘(Big Ben)英國倫敦著名古鐘。建於1858年。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鐘樓上。大鐘由當年負責工務的專員本傑明爵士監制,故名“大本”。鐘重14噸,鐘盤直徑7米,時針和分針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鐘擺重305公斤,每走壹小時,發出深沈而又鏗鏘的報時聲。1923年起,通過廣播,鐘聲遠及世界各地。
大本鐘(Big Ben,坐標:51°30′02.2〃N, 00°07′28.6〃W),或稱大笨鐘,即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鐘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 (Clock Tower) 的大報時鐘的昵稱。位於威斯敏斯特橋的南面橋頭,與英國議會大廈相連,英國議會大廈的北角,鐘樓高79米,鐘樓四面的圓形鐘盤,直徑為6.7米,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威斯敏斯特橋站下車。作為倫敦市的標誌以及英國的象征,大本鐘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鐘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鐘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壹小時敲響壹次,至今將近壹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鐘曾兩度裂開而重鑄。現在大本鐘的鐘聲仍然清晰、動聽。
概述
1859年,大鐘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大本”鐘被視為倫敦的象征,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鐘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壹格的建築。1834年整個西敏被大火所毀,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鐘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大鐘造於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壹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鐘)。1857年該鐘出現裂痕,於1859年重新鑄造。。
大本鐘的確有些笨重.鐘盤的直徑為7米,有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的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鐘擺重305公斤,大鐘總重量為13.5噸.
英國議會大廈原來並沒有鑲嵌大本鐘,1834年,因有人在議會大廈爐子裏大量焚燒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災,把大廈夷為平地.1840年議會大廈開始重建,大本鐘1859年建於議會大廈主體的東北角,由當時的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耗資2.7萬英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為大本鐘,本是本傑明的昵稱.
根據格林尼治時間,大本鐘每隔壹個小時報時壹次,報時聲深沈渾厚,方圓數英裏之外都能聽到其鐘聲的回響.大本鐘裝有麥克風,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連,因此每當大鐘報時,人們都能從BBC的廣播中聽到其鏗鏘有力的聲音.
這個鐘鑄造好以後,給它取什麽名字的問題難倒了英國君臣,有壹個大臣悄悄地說“就叫‘大本’算了。”——原來鑄鐘大臣姓“本”,後來大家都把這口鐘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大本鐘”於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鐘為何“罷工”? 英國議會大廈壹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鐘樓上的大本鐘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壹次。這壹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壹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壹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壹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壹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壹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鐘壹向以其準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壹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壹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壹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鐘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