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繁殖白斑狗魚

如何繁殖白斑狗魚

1.生活習性白斑狗魚生活在冷水水域,為冷水性魚類,適宜溫度範圍為0℃ ~ 30℃,最適生長溫度為22℃ ~ 26℃。幼苗期以輪蟲、小型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遊動物為食,年齡較大時捕食其他魚類。餌料不足的時候會自己吃,是壹種大型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天然水中,最大個體重量可達40公斤。幼魚成群活動,成魚分散覓食,行動迅速敏捷,經常在水草中活動。

二、魚苗培養梭子魚幼魚出膜時體長8.5 ~ 9 mm,卵黃囊吸收時體長11 ~ 14 mm。此時可以轉入魚苗培養階段。

1.網箱養殖:網箱尺寸為1×1 m,深度為0.3 m..籠子四周釘木板,籠子底部用40目網密封。網箱可以放在大池塘裏,要求水質新鮮,溶解氧高;也可以放在大水泥池中,要求池中的水微微流動,以保持水中的溶解氧較高。放養密度為1000 ~ 1500尾/m2。投餵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為飼料,投餵1 ~ 2天膜的小葉大米草幼苗為餌料。壹天餵四次,每次餵量不要太多。每苗放3 ~ 5條飼料魚為宜。白斑狗魚苗種如果投餵過量,容易造成死亡,所以每次投餵飼料魚都要註意觀察,防止過量投餵。經過10天的培育,魚苗可以長到3 cm,要分箱,及時疏苗。

2.水泥池養殖:水泥池水面面積10× 60m2,池深0.5m2..每平方米放養密度為100 ~ 150。餵養小浮遊動物或其他剛從膜中出來的魚苗,如小麥草。水泥池育苗,要及時調換水,保證水中溶解氧高,飼料充足。當魚長到4-7厘米時,如果飼料不足,就會發生自相殘殺,所以體長3-5厘米的魚苗必須移入大唐進行成魚養殖。

3.池塘養殖:池塘面積約1 ~ 3畝,水深1 ~ 1.5m,最好自己排水灌溉。放苗前15天,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對池塘進行清理消毒,施入糞肥250 ~ 300公斤,培養足夠的浮遊動物作為開口飼料。放苗前三天,每畝往池塘裏灌2 ~ 3公斤大豆制成的豆漿,保證有足夠的生物飼料供飼料魚食用。在放魚前1天,每畝投放黑鯛苗20 ~ 30萬尾,作為梭魚魚苗的飼料魚。每畝投放2-3萬尾白斑狗魚苗,放苗後每兩天投餵壹次。豆漿作為魚的飼料,每畝用大豆2-3公斤。魚苗長到4.5厘米長時,要及時拉網,分入魚塘養殖。

第三,成魚養殖

1.池塘條件:面積5 ~ 8畝,水深2米,水源充足,高溫季節可降低水溫。同時,池塘水面被水葫蘆遮擋,最好在池塘中種植杉木苗等水生植物作為隱蔽場所,防止同類相食。

2.準備飼料:在魚苗下池前,準備充足可口的飼料魚。體長5厘米的飼料魚,可以餵6次左右。壹般是原池養殖,即飼料魚消毒施肥後放苗。飼料魚長到5 ~ 6代時,放入5厘米長的白斑狗魚苗,壹畝放1000尾。

3.養殖管理措施:隨著狗魚的生長,飼料魚的適口規格和數量都在增加,需要及時掌握飼養,同時每月分開大小規格壹次,減少殘食現象。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到當年2月底魚苗飼養到1 kg,達到市場規格。

四、疾病防控白斑狗魚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疾病少。如遇細菌性爛鰓病,可全池噴灑雙氯芬酸0.3 μ g或二溴海因0.3 μ g,每天1次,連續兩天,效果非常理想。同時,在高溫季節,每隔15天用0.2微克優氯消毒1次,並註意將小溪或河流註入池塘或水池,保持水質新鮮,水溫涼爽,更有利於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