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雪節氣簡介

大雪節氣簡介

大雪節氣簡介

 大雪節氣簡介,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壹個節氣,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大雪節氣是非常寒冷的,在我們的民俗中有很多關於大雪節氣的風俗,下面和我壹起了解壹下大雪節氣簡介。

大雪節氣簡介1

 大雪節氣,太陽黃經達255度。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雲:“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壹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壹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大雪時節分為三候:“壹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壹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壹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天氣特點

  基礎特點

 “萬山雕敝黯無華,四面嘶鳴晃樹杈。白雪欲求吟詠句,穿枝掠院演梅花(左河水)”。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冬季,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此時,黃河流域壹帶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則已大雪紛飛了。但在南方,特別是廣州及珠三角壹帶,卻依然草木蔥蘢,幹燥的感覺還是很明顯,與北方的氣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區冬季氣候溫和而少雨雪,平均氣溫較長江中下遊地區約高2℃至4℃,雨量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現在1、2月份;地面積雪三、五年難見到壹次。這時,華南氣候還有多霧的特點,壹般12月是霧日最多的月份。霧通常出現在夜間無雲或少雲的清晨,氣象學稱之為輻射霧。“十霧九晴”,霧多在午前消散,午後的陽光會顯得格外溫暖。

大雪節氣簡介2

 “大雪”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壹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壹定很大。

 大雪節氣的時候,通常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區域,會降大雪,乃至暴雪。因此,大雪節氣是這壹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的表示。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然而,雖然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但不指降雪量壹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壹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壹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還不到1毫米。

  大雪進補羊肉:

 大雪期間中國人選擇的食物主要就是羊肉。羊肉 具有滋補身體、促進血液循環、驅寒保暖的良好功能。重慶的人們這個時候喜歡和親友們壹起吃羊肉火鍋、喝羊肉湯。南京的市民們則喜歡把羊肉和山藥或者枸杞壹起燉,這樣會更有營養。

  瑞雪兆豐年:

 自古有就“瑞雪兆豐年”的說法,說的是冬天天氣寒冷,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不利於壹些農作物生長,如果農作物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這樣不會受到外部嚴寒天氣的影響,利於生產,另外,積雪融化後,還能增加水分,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比普通雨水高出5倍,更加利於作物生長,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大雪節氣簡介3

 1、大雪節氣也是冬棗成熟的時候,冬棗是壹種很大的圓形的棗,口感很脆,棗核不大,吃起來很甜。壹般進入冬季後大家都很喜歡吃。

 2、蓮藕,蓮藕長在淤泥中,是蓮花的根莖,說到蓮花是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名,蓮藕的味道也是非常美味的,可以制作處很多美食,清炒蓮藕,糯米藕等都特別受大眾喜愛。

 3、紅粥,顧名思義就是壹種粥,進入冬季,天氣寒冷,喝壹碗熱乎乎的粥可以讓身體回溫變暖。

 4、年糕,年糕有“消寒糕”的美稱,所謂消寒顧名思義,就是消除嚴寒,年糕吃了年糕以後會讓身體變得暖和,溫暖,可以驅除寒氣,在“大雪”這天吃年糕也是壹種很好的選擇,也是很多地區的壹個習俗。

  大雪節氣的飲食忌諱

 大雪節氣的時候養勿過偏,就是不要只吃壹樣食物,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壹;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在進行調養時應采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也就是說要均衡的搭配。

  描寫大雪的古詩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夜雪》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