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測試設計和位置
實驗場地采用小區設計,有兩個點,每個點的面積為438平方米。
2.1處理為80 cm長壟栽培,對照為66 cm小壟栽培。處理和控制壟數為6,壟長為50米。治理面積240平方米,控制面積198平方米。所有品種均為脫毒種薯“尤金885”。
2.2第二個處理為80 cm長壟栽培,對照為66 cm小壟栽培。處理和控制壟數為6,壟長為50米。治理面積240平方米,控制面積198平方米。所有品種均為脫毒種薯“荷蘭7號”。
3.輔助技術措施
為提高實驗研究水平,確保技術措施到位,應用以下配套技術。
3.1良種選擇根據市場需求,選擇脫毒種薯尤金885和荷蘭7號作為試驗研究品種。在農業生產中,品種是農作物增產的內因。只有種植脫毒種薯,才能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提高馬鈴薯的商品性。
3.2種薯處理播種前25天,將均勻挑選的種薯從地窖中取出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15 ~ 20℃,濕度保持在85 ~ 90%,每隔5天翻壹次,均勻見光。催芽後切塊,每片薯塊1 ~ 2個芽孔,切成薯肉較多的豎片,薯塊30g以上。切塊時隨時給刀具消毒。
3.3大壟栽培試驗采用80 cm大壟栽培。
3.4平衡施肥:畝施馬鈴薯專用肥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硫酸鋅1公斤制成種肥,盛花期畝施葉面肥100克。
3.5第壹次分層培土在成苗後15天,第二次在成苗後25天,第三次在開花前,每次培土厚度為5cm。開花初期,地面是封閉的。
3.6適時灌溉苗期、花期、塊莖膨大期集中灌溉三次,為馬鈴薯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4.實驗調查與分析
脫毒馬鈴薯80 cm壟高產栽培技術試驗調查分析數據見下表。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調查點處理區兩個品種的平均產量均高於對照區,平均畝產370.5公斤,增產率14.6%,每畝增加259.5元。
5.測試結論和建議
壹年的試驗研究表明,80厘米壟栽培技術先進可行。由於反復中耕培土,土層深厚,更抗旱耐澇,壟寬通風透光好,植物種群分布合理。它能充分利用陽光和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提高溫度、水分和肥料,從而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是增產增收的有效措施。如果我區馬鈴薯全部大壟栽培,增產7000多萬公斤,增加產值5000多萬元,經濟效益可觀。但應盡快開展大壟配套機械的研究和推廣,實現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馬鈴薯種植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