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當年火遍大江南北,最高收視率達到9%,平均收視突破7%。人們感慨於呆木、不知反抗,父親嘴裏的龜兒子的許三多通過不懈的努力,以及命運多多少少對他的垂青,終於邁過壹個壹個坎兒,成為壹名優秀的士兵。
然而不是所有的兵都是許三多,不是所有兵都可以成長為許三多,更多的兵是史今,是伍六壹,是甘小寧,是老馬,甚至是李夢、老魏、薛林,或者白鐵軍。
結束新兵連的適應性生活後,高成高連長的“騾子”許三多被指導員何洪濤親自送到了素有“班長的墳墓,孬兵的天堂”之稱的草原五班,結識了壹群普通,或者說混日子的兵——李夢、老魏和薛林,還有紅三連任期最長的班長老馬。
李夢,或者夢爾斯泰,壹直念叨著要寫壹部二百萬字的小說,卻遲遲沒有動筆,在草原五班算是壹個有追求,有思想的士兵。他的那句“ 光榮在於平淡,艱巨在於漫長 ”在揭示五班枯燥生活的同時,也透出了無奈、落寞和羨慕。誰都想轟轟烈烈,大部分人卻只能平平淡淡,寂寂無聞。李夢是第二個通過自身的努力離開五班的士兵——第壹個當然是主角許三多,雖然他在張幹事的手下做事有些低三下四,有些諂媚阿諛的意味,但好歹來到了更廣的天地,也沒有放棄心底的夢想。
老魏,胖胖的,憨憨的,能夠和瘦小的薛林穿壹條褲子,可以說是五班裏面最沒想法,最沒追求的士兵,估計他心裏想的是兵役快點兒到期,退伍是他能想到的離開五班的最好方式。但是沒想法,沒追求並不意味著他就比別人第壹等,他那種樂觀開朗,隨遇而安的心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的。
許三多得到團長賞識,被調回團部,加入了鋼七連。老馬退役了,老魏退役了,李夢來到了團部,只有瘦小的薛林壹直留在五班。人走了,人來了,薛林成了五班的老兵,出了班長,他最大。在成才參加老A選拔的那段時間他暫代班長壹職,卻也贏得了其他人的擁護。很難找到合適的詞形容薛林(畢竟鏡頭有限),印象最深的是當指導員來調查是誰修的路時,他為了給老馬爭取機會,讓許三多說路是老馬修的。他的這壹行為既可以理解為對上級的奉承,亦或確實舍不得老馬,甚或兩者都有。
許三多離開了,五班可能有回到了原來的樣子,士兵們混著日子,日子把他們混了。許三多來到鋼七連——對敵人是尖刀,對訓練是剃刀,對自己是剔骨刀的鋼七連。草原五班最優秀的兵壹下成了鋼七連的老末,並因此有幸結識了上任老末、絕情坑坑主、白鐵皮白鐵軍。
白鐵軍在鋼七連墊底,並不意味著他不行,只是別人太行了——如果他不夠優秀,估計也進不了鋼七連。他只聽槍聲就可以分辨出七三炮穿甲彈,十二點七穿甲彈,僅憑這壹點白鐵軍就不弱。他慶幸許三多的到來,因為他不再是老末,說明別看他嘻嘻哈哈的,他也不想當這個老末。
演習的時候,戰友們“陣亡犧牲”,他搓土成墳,以煙做香,悼念陣亡的戰友們,卻被伍六壹和甘小寧打翻在地。隨後頗有骨氣地向敵人罵陣,最後光榮加入戰友們的行列。
白鐵軍雖然整日面帶笑容,卻又極為重感情。當得知自己被退伍後,立馬哭出聲來。後來更是抱著每個人都哭,最後被戰友們架走。白鐵軍有適當的進取心、自尊心,能苦中作樂,又重視感情,不錯的壹個兵,很好的壹個人。
現實生活中,或許我們遇到過許三多、成才、高連長、袁朗們,但我們旁邊的人更多的還是老魏、薛林、李夢和白鐵軍們,甚至坐在電腦屏幕前,手拿手機的我們自己就是他們中的某個人,希望我們不羨慕,不嫉妒,真實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