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手抄報是壹種文畫結合的創作,如何完成這份手抄報就要看自身的毅力,黑板報可以利用彩色的粉筆來上色,即使是手抄報也要做出不壹樣的新意,看完處暑節氣的手抄報,就動手做壹張吧!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1

  處暑的由來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壹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壹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壹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幹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2

  處暑節簡介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初秋炎熱將結束。北鬥七星的鬥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候變化的壹個節氣。由於“秋老虎”短期回熱天氣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雖沒有夏天酷暑,但仍會悶熱,並且幹燥。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幹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處暑三候介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

 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壹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雕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天地始肅秋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

 禾乃登。禾者。谷連槁稭之總名。又,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熟曰登。

 處暑節氣的`手抄報3

  關於處暑節氣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為150;於每年公歷8月22~24日交節。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壹般要到白露之後。

  關於處暑含義

 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

 北京城區,正午太陽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太陽開始偏南了。

 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

 炎熱的酷暑已過去,但此期間仍然會出現短期回熱天氣,而但並未真正進入涼爽天氣,真正涼爽壹般要到白露之後。

  處暑的氣候特點

 節令到了處暑,氣溫進入了顯著變化階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節令的這種變化,自然也在農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諺語,如“壹場秋雨壹場涼”、“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立秋處暑天氣涼”、“處暑熱不來”等,就是對“處暑”天氣轉涼的鮮明寫照。

 但總的來看,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時平均氣溫壹般較立秋降低1.5度左右,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度以下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但是,由於華南處暑時仍基本上受夏季風控制,所以還常有華南西部最高氣溫高於30度、華南東部高於35度的天氣出現。

 在中國來看,那麽在處暑來到的時候,進入秋天的地區只有東北和西北的地區,而在南方的話,那麽也是在中午的時候比較炎熱的,而也是在對於此時,在東北和西北地區裏,也是有著很空氣幹燥的時候,而人們也是感受到了很明顯的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