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最傳統的美味蝸牛
在清朝鹹豐年間的《順德縣誌》中記載:“八月望日,猶在食螺。”民間認為蝸牛可以改善視力。據分析,蝸牛肉營養豐富,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吃蝸牛可以明目,有道理。但是為什麽中秋壹定要特別熱衷於美食呢?中秋節前後,螺空,腹中無螺。所以肉質特別肥,是吃螺螄的最佳時機。如今,在廣州,許多家庭都有在中秋節炒螺螄的習慣。
推薦食物——油炸蝸牛
材料:田螺500g,辣椒醬1湯匙,鹽半茶匙,新鮮紫蘇葉4片(切成細絲備用),糖半茶匙,胡椒粉少許,油1湯匙,蒜少許。
做法:先把蝸牛洗幹凈,然後用鉗子把蝸牛的尾巴去掉,再洗幹凈;燒熱炒鍋,加少許油,爆香蒜頭、花椒,放下田螺壹起炒,再加入辣椒醬、鹽、紫蘇葉、糖,加少許水炒至熟,淋少許汁即可食用。
第二,最吉祥的節日菜肴糯米蓮藕
中秋節吃藕意味著團圓。用糯米填滿蓮藕,然後澆上桂花蜂蜜。米香、藕香、桂花香,讓團圓飯從甜開始。
推薦食物——糯米蓮藕
材料:蓮藕1結,桂花醬,糯米,冰糖。
做法:蓮藕去皮洗凈;將蓮藕的壹端切掉,放入洗凈的糯米中,用剛切掉的蓮藕的小壹端蓋好,用牙簽固定;加入冰糖蒸2小時至熟;切片裝盤,淋桂花汁。
第三,中秋節吃螃蟹要肥
在中秋節,大閘蟹是江浙壹帶人們的壹道美味佳肴。壹人壹份,配上姜醋,是消磨時間的最佳方式。但大閘蟹性涼,吃後喝點黃酒暖胃,喝壹杯姜茶是有益的。
推薦美食——清蒸大閘蟹
材料:大閘蟹4只,香蔥1,姜1,香油1,醬油2,香醋1,糖1。
做法:用細繩將蟹鉗和蟹腳牢牢系住;蔥、姜洗凈,切成粉;將蔥花、姜末、香醋、白糖、醬油和香油混合成蘸醬,盛出;將大閘蟹放入蒸籠中蒸熟(蒸大閘蟹大約需要15 ~ 18分鐘),解開串,放入盤中食用。
第四,桂花酒
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的桂花,聞壹聞桂香,飲壹杯桂花酒,慶壹家人的甜蜜,成了節日裏壹種美好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馬而戰,飲桂漿”“飲桂椒漿”等詩句。可見,中國喝桂花酒的年代是相當久遠的。
五,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是辟邪消災的意思,是不信邪的意思。清朝以前寫的《潮州官誌》說:“中秋玩月,剝芋頭吃,名為剝鬼。”剝鬼吃鬼是鐘馗驅魔的壹大精神,可敬。
六,南瓜
長江以南到處都慶祝中秋節。富人吃月餅,窮人有吃南瓜的習俗。傳說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壹戶窮苦人家,父母年邁,只有壹個女兒,名叫黃花,美麗、聰明、善良、勤勞。8月15日那天,黃花在南山的雜草中發現了兩個扁圓形的野瓜。她把它撿回來煮給父母吃。父母的食欲大增,健康狀況有所改善。黃花小姐把瓜子種在地裏,第二年,真的生根發芽了,結出了很多圓圓的瓜。因為是從南山上摘的,所以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戶戶都有八月半吃老南瓜煮糯米飯的習俗。
中秋節吃螃蟹的三大禁忌專家提醒四個部位不要吃。
很多人吃之前喜歡吃螃蟹,吃了之後卻覺得不舒服。大家都知道螃蟹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所以難免讓人暴飲暴食。殊不知,正是因為螃蟹的蛋白質含量高,不容易分解吸收,導致腸胃發生變化,比如腹瀉、胃炎復發等。吃螃蟹進補只是壹個營養誤區,因為短期的季節性營養對身體的滋補作用不大。相反,吃螃蟹的禁忌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死螃蟹不能吃。螃蟹壹旦死亡,其蛋白質分解產生的物質會導致過敏反應,如嘔吐、腹瀉、蕁麻疹等,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如果隔夜吃不完的螃蟹,壹定要放在幹凈陰涼通風的地方。吃的時候壹定要回鍋,徹底煮熟。還有人喜歡吃生蟹和醉蟹。這種吃法很危險,容易誘發肺吸蟲病,引起咳嗽、咯血,如果病原體進入大腦甚至會導致癱瘓。
其次,螃蟹有四個部位不能吃。蟹腮是螃蟹的呼吸器官,裏面很臟,打開蟹殼後要先去掉。蟹腸內有蟹屎;蟹的胃藏在蟹黃的三角包裏,裏面也有蟹屎;蟹心也叫蟹六角盤。這個東西在蟹黃裏很難找,但是它是六角形的,看起來很顯眼。另外,蟹肉也不要吃太多,吃多了會拉肚子。
最後,吃螃蟹不要和壹些東西結合在壹起,比如吃螃蟹同吃,吃螃蟹喝啤酒,這些都是禁忌。還有,螃蟹是涼的,不能和冷飲壹起吃。否則會加重胃寒,導致腹瀉。同時,它們也不能和茶葉壹起食用,因為茶葉中還含有大量的單寧,能把營養物質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質。所以吃螃蟹前後1小時內最好不要喝茶。
小貼士:中秋節是正式吃螃蟹的好時機。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特別受歡迎,所以市面上有很多假的“陽澄湖大閘蟹”,所以買的時候壹定要認清標識,不要買死蟹。避免腹瀉、嘔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