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 “ 雨生百谷 ” 的意思,谷雨過後雨水增多,空氣中的 濕度逐漸加大,濕氣也越來越重。
俗話說“濕氣不除,百病纏身”, 皮膚起濕疹、色斑加重, 更甚者像 感冒之類的壹些慢性疾病反復不斷。
那我們該如何食療才能祛濕?又有哪些祛濕誤區千萬別犯呢?
壹、3種食物,越吃濕氣越重
1、 甘味
中醫講甘入脾,雖能補脾益氣,但同時也會助濕。
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澱粉類多的食物 對於有濕氣的人來說,不適合多吃。
2、 生冷食物
寒涼傷脾,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傷了脾,脾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了,濕氣也就更容易產生。
3、 油膩食物
火鍋、燒烤、油炸食物等比較油膩的食物,熱量很高不容易消化,食用過多會給脾胃增加負擔,影響脾胃的運化,使身體內更容易產生濕氣。
二、健脾養肝祛濕豆
白扁豆被稱為 “祛濕第壹豆” , 它也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
白扁豆 健脾化濕、和中益氣養胃 。主治 脾虛、食少便溏、氣短懶言、四肢酸軟、濕濁下註 等。
《本草綱目》中記載稱:“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瀉,暖脾胃。”
白扁豆還有 清肝明目 的效果,適合體虛肝火旺的人群。
白扁豆養肝、祛濕,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搭配食用呢?
1、 健脾祛濕粥
專家給我們帶來壹碗 健脾祛濕化痰的三白粥 。
三白粥
食材: 山藥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米15克。
功效:
山藥:山藥被稱為 “ 脾胃第壹補 ” ,能補脾胃虧損,緩解氣虛衰弱、消化不良。
薏米: 薏米味甘淡微寒,具有 健脾去濕、利水消腫、清熱 的作用。
做法: 生薏米泡半個小時,放入其他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即可食用。
2、 行氣祛濕飲
香 薷 飲
材料: 香薷10克、厚樸5克、白扁豆5克、適量白糖。
功效: 香薷具有芳香祛濕、疏散風寒的作用;厚樸有行氣祛濕的作用。
做法:
將香薷、厚樸剪碎,白扁豆炒黃搗碎,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