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整地施肥洋蔥苗期長,要施足基肥。壹般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或土壤雜肥32500-45000公斤,淺翻耙平畦。有條件時,可加375公斤過磷酸鈣。當地下害蟲嚴重時,可以使用毒谷來控制它們。播前不深耕噴施土壤調理劑,每667平方米200克,加水100公斤,地面噴施可疏松土壤,有利於根系發育和蓄水,防止冬春幹旱。
③播種期洋蔥苗適宜的有效生長期為80-90天,可達到種植標準。種植冬蔥時,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決定是秋播還是春播。壹般無霜期在180天以下的地區需要秋播;200天以上的地區適合春播;無霜期在180-200天之間的地區,可以春播秋播。這是因為生長期不足,植物不能充分發育;但如果生長期過長,在葉片旺盛生長期容易出現早衰,無法達到高產的目標。北方廣大地區以秋季種植為主。華北秋播要在9月下旬,寒冷地區要早壹點,溫暖地區稍晚壹點。在山東省,種子是在10年開始播種的。確定播種期的標準是幼苗越冬前有40-50天的生長期,能長成2-3片真葉,株高約10 cm,莖粗小於4 mm,這樣的生理苗能安全越冬,並能減少第二年提早抽薹的現象。秋季播種時,旬平均氣溫16.5-17℃,有效生長積溫(7℃以上)660-700℃。秋季早播,次年早抽薹嚴重;太晚了,苗太小,冬天容易凍死。春天播種應該盡可能早。在華北地區,應在2月底至3月初進行打頂播種。播種越晚,幼苗越小;輸出越低。移栽時,山東春播大蔥苗比秋播小蔥苗小,葉色淺,葉肉薄,大蔥短,產量不足。
(4)播種方法洋蔥苗適宜密度為每公頃654.38+0.5萬株,秋季播種苗數應不少於300萬株,以備冬季凍弱苗和少量間苗。春播每公頃要有225萬株苗,為間苗和少量自然死苗做準備。洋蔥種子的發芽率壹般不高,75%左右。根據發芽率和出苗率計算,秋播用種子每公頃30-45公斤,春播用種子15-22.5公斤。播種通常用於未經播前處理的種子。在壹些地區,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50-55℃的溫水中20-30分鐘;或者將種子浸泡在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20-30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浸種可提前1-2天出土。播種方式有播種和條播兩種。播種是先在播種床裏揚起壹層細土作為覆土。在畦邊灌足水,然後均勻撒播種子,再覆土1-1.5厘米。這種方法具有含水量好,土壤不板結,覆土均勻,出苗率高的優點。土壤濕度好的時候,就不用澆水了。先播種,然後覆土踩實。這被稱為幹播種。條播就是按照1.5厘米左右的行距,在畦內開壹條1.5-2厘米深的淺溝,把種子播在溝裏,把畦摟平,踩在上面。
⑤苗木的冬前管理。秋播後6-8天即可全部出苗。早春播種,由於氣溫低,發芽慢,用了15-25天才出土。在此期間,土壤水分應保持充足,表面不應變硬。出苗前,畦面可輕耙壹次,以保護土壤水分,防止板結。如果土壤幹燥,就給它澆水。有條件時,播種後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保濕增溫,出苗時及時拔除。在幼苗的冬前生長期,溫度越來越低,生長緩慢。這個時候要控制好水肥,防止幼苗長得太大或者白長。壹般入冬前澆1-2水即可。幼苗全部出苗後,澆壹次水,在土壤凍結前澆壹次水過冬。澆水應根據土壤濕度進行,如果土壤不幹燥,可省略澆水。澆上凍水後,在苗沿上薄薄地撒兩層細馬糞、土混肥或草木灰1-2cm厚,即可禦寒保濕,幼苗可安全越冬。覆蓋不能太厚,否則幼苗會因受熱而腐爛。洋蔥苗越冬前的正常標準是:平均株高10 cm左右,有兩片真葉,心葉1;幼苗的鱗莖基部直徑小於0.3厘米;苗壯繁榮昌盛。幼苗過大,第二年早期抽薹嚴重;太小容易凍死。
⑥苗期田間管理春季,當日平均氣溫達到65438±03℃時,將覆蓋在苗床上的碎草從苗床中拔出,然後澆綠水。綠化水不宜澆得太早,以免降低地溫。有條件時結合澆綠水,施腐熟有機肥,每公頃4500-7500斤。然後中耕,套種,除草。間苗時,拔弱密苗,保持苗距7-8 cm。秋播苗用綠水澆灌後,蹲10-15天,使幼苗茁壯成長,為下壹階段的生長打下基礎。蹲苗後進入旺盛生長期,生長明顯加快。要增加澆水次數,保持土壤濕潤。在幼苗旺盛生長初期,華北地區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第壹次肥,洋蔥幼苗旺盛生長中期,約5月下旬施第二次肥,每次施尿素100-150公斤/公頃。第壹次施肥時,噴施油菜素內酯碩豐481 100mg/kg溶液,促進植物細胞分裂,加速幼苗快速生長。春季播種幼苗,出苗時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幼苗出苗。幼苗齊出後及時澆水,長到三片真葉時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發育。第三葉期後,用充足的水肥加速幼苗生長。當洋蔥苗高50 cm,長8-9片葉,定植前10-15天時,應停止澆水,鍛煉幼苗,使葉片健康,假莖結實,以利於緩移栽。每公頃洋蔥苗可種植面積為5-8公頃。種植時壯苗的標準是:單株平均重量40克左右;高約50厘米;蔥白長約25厘米;洋蔥約1 cm厚;管狀葉深綠色,每株不少於5-6片;它具有這個品種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