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鱒魚屬於鮭科。俗稱三文魚、秋三文魚等。該魚體大、肥、味美、營養豐富,是太平洋鮭魚中罕見的冷水溯河魚類。大馬哈魚自然分布在北緯35-73°和東經120-123°的太平洋、北冰洋和有入海口的河流中,目前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撫遠市境內的黑龍江中遊的河烏素裏河。黑龍江附近的撫遠盛產三文魚。其產品經過冰鮮和深加工,被譽為中國“三文魚之鄉”。
2、五大連池鯉魚
五大連池鯉魚是紅鰭鯉的地理標誌名稱。每條尾巴平均重量超過壹公斤。五大連鯉體型細長,背部黃色,體表鱗片飽滿。
五大連池的鯉魚長期生活在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的五大連池水域。微量元素(鈣、鎂、鐵、鋅等)的含量。)、粗蛋白(18.46%)、粗脂肪(3.30%)、不飽和脂肪酸(45.5%)含量高,口感極佳,魚腥味輕,鮮味濃,肌肉緊實。
3.方正鯽魚
銀鯽、鯉科、鯽魚種。身體短,側扁高,頭短,圓鈍,背部深灰色,魚的四周和腹部都是銀白色。生活在水底,雜食性,植物性。最大長度為1.5 kg。方正銀鯽是黑龍江省方正縣特產,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2010)。
方正鯽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豐富、營養價值高的經濟魚類。其肌肉中含有18種氨基酸,每公斤魚的鈣含量在3500毫克以上。該魚產於黑龍江省方正縣雙峰水庫,屬於黑龍江省銀鯽的壹個地理種群,為黑龍江省特有品種。
方正鯽被當地人稱為“姑娘魚”,是世界上唯壹的兩性三倍體鯽魚品種。壹般來說,方正鯽的後代只跟隨其母,不繼承其父的任何遺傳信息,這可能是方正鯽被稱為“少女魚”的原因。
4、興凱湖白魚(紅鮃)
興凱湖翹嘴鲌屬於鯉形目、鯉科和鲌屬。興凱湖大白魚生活在興凱湖獨特的水環境中,使其在生理特征上形成了獨特的種群。興凱湖水質新鮮,無汙染,餌料資源豐富,使得生產出來的大白魚色澤銀白色,肉質白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香而不腥,尤其是蒸熟後。還具有補腎健腦、開竅利尿的藥用價值。冬眠後的白魚是最好的食物。
興凱白魚是中國地理標誌性特產農產品。產於黑龍江省密山市,重量大多在2.5-3.5公斤之間,最大可達5公斤左右。它壹直是皇室的貢品,也是宴會上的美味佳肴,是親朋好友交換禮物的貴重禮品。被譽為中國北方四大名淡水魚之首。興凱湖的大白魚常與烏蘇裏江的三文魚、綏芬河的灘頭魚並稱“邊塞三寶”。“三月桃花開江面,白魚豐美。”是關於興凱湖大白魚的。
5、松花江敖華(鱖魚)
鱖魚屬於鱸形目、鱖魚科和鱖魚科。因產於松花江,故俗稱松花江敖花。該魚肉質細嫩,刺少肉多,肉質呈花瓣狀,味道鮮美。這條魚是亮黃色的,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條紋。松花江敖華魚、黃河鯉魚、松江四鰓鱸魚、興凱湖白魚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淡水魚”,其鮮美程度不言而喻。
澳花魚可以補虛健脾,強身健體,而且容易消化,不用擔心腸胃的負擔。它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延緩身體衰老,熱量低,吃了不用擔心發胖。中醫認為,章魚具有補疲勞、益脾胃的作用,能促進肺結核患者的康復。
澳華魚是壹種肉食性魚類,非常講究吃。當它吞下魚時,它會吐出魚刺並吃掉魚。吃蝦也是壹樣。把蝦殼吐出來,留下蝦肉慢慢享用。胖乎乎的章魚很兇猛,剛開始吃東西的小章魚,敢攻擊其他體型差不多的魚,然後吞下去。
澳華魚曾在中國廣泛分布,但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目前仍僅產於烏蘇裏江中上遊、黑龍江流域和鴨綠江。
6、龍江虹鱒魚
虹鱒屬於鮭形目、鮭科和鮭科。其肉質細嫩,富含脂肪,營養豐富,尤其是EPA(二十碳五烯酸)比其他魚類高出數倍,享有“水中人參”的美譽。龍江虹鱒魚源於1959,是朝鮮金日成主席作為國禮贈送給周恩來總理的,落戶黑龍江。
虹鱒魚是壹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魚類。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臭,有小骨刺,吃的時候不用刮魚鱗。虹鱒魚卵有黃豆那麽大,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卵蛋白,是享譽世界的高級營養食品。
虹鱒魚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有利於人體吸收和營養平衡;被稱為“腦黃金”的虹鱒魚所含的DHA和EPA遠高於其他魚類,具有很好的藥用和食用價值。虹鱒魚身體巾還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以及少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A和維生素E..此外,虹鱒魚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如硒、碘、氟等。虹鱒魚富含脂肪,使其鮮嫩爽口。
7.龍江的鰱魚(鱅魚)
龍江鱅魚屬於鯉科、鯉科。北方俗稱鰱魚、胖頭魚、包頭魚,生長於淡水湖、河、水庫、池塘中上層。是中國四大魚類之壹,有“水中清道夫”的綽號。魚頭富含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龍江鰱魚被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和有機食品。連環湖和鏡泊湖的產出是最美的。
龍江的鰱魚頭大而肥,肉白嫩,深受人們喜愛。龍江名菜“肥頭魚頭燉豆腐”是將龍江的鰱魚頭與黑龍江特產豆腐壹起煨制而成。龍江鰱魚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魚類。此外,它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2、鈣、磷和鐵等營養物質。鱅魚有記載的最大毛長可達146 cm,壹般在60 cm左右;最大重量可達60公斤。
8.施氏鱘
史氏鱘屬於鱘魚科,鱘魚目,鱘魚科,被譽為“水下恐龍”。史氏鱘味道鮮美,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的特點。史氏鱘主要分布在黑龍江中遊的同江、撫遠河段,黑龍江下遊和河口。
史氏鱘無鱗,頭呈梨形,有矛狀頭和鞭狀尾,渾身覆蓋著五排骨板。體背褐色或棕褐色,腹部銀白色。它們生活在河流中,遊於水體底部,以水生昆蟲幼蟲、底棲生物和小魚為食。鱘魚是壹種珍稀名貴的大型魚類,色澤鮮紅,肉質鮮美細嫩,肌肉間無細刺,味道鮮美。其卵更是珍貴,營養價值豐富,與鯡魚卵合稱“黑魚籽”。由施氏鱘魚卵制成的魚子醬被譽為“黑金”,是世界三大美味之壹。
9.黑龍江鯡魚(鯡魚達斯)
梭魚屬於鱘魚,鱘魚,鱘魚。作為世界上僅存的兩種鱘魚之壹,黑龍江的梭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體長,圓錐形。黑龍江鱖魚是壹種定居底層、肉食性淡水魚,不會長距離洄遊。
黑龍江鱖魚肉很好吃,歷史上曾經是皇帝的貢品。《晉地理誌》雲:“進京貢王魚(鱘魚)。”《黑龍江外記》中說:“鯡魚頭骨在習俗中更為重要,認為它比燕窩更美。”《呼蘭府誌》雲:“肉白而肥,骨軟而脆,為膳食上品。”
鯧魚子富含蛋白質和卵鱗,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魚子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卵磷脂,有“黑珍珠”的美譽。魚子醬是壹種珍貴的高級國際食品。
10,鏡泊湖紅尾魚(蒙古鮎)
蒙古鲌,屬於鯉科、鯉科、大菱鮃等。,是黑龍江省鏡泊湖的特色魚,體重200±300g,較大的魚可達65±438+0 000g,肉質細嫩,味道鮮美。2012年鏡泊湖紅尾魚被評為地理標誌產品,2017年被評為有機食品,2007年被評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農產品。鏡泊湖的紅尾魚主要分布在鏡泊湖的水域,鏡泊湖是壹個具有數萬年歷史的高山堰塞湖。
鏡泊湖紅尾魚背部呈灰褐色或灰綠色,側部呈銀白色,鱗片後緣有明顯的三角形斑塊,背鰭深色,胸鰭和腹鰭淡黃色,下部葉片鮮紅色。肉質潔白,嫩滑清香,味道鮮美。鏡泊湖的紅尾魚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和十幾種維生素。每100g魚含蛋白質19g,鈣40mg,磷500mg,鐵10mg,鎂27mg,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