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最常見的惡性骨腫瘤之壹,以惡性腫瘤細胞直接形成骨樣組織為特征,又稱骨肉瘤。這種病的患者大多數是15-25歲。超過70%的患者發生在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預後不良。
骨肉瘤的癥狀只要是局部疼痛,大多是持續性的,逐漸加重,尤其是夜間,伴有全身惡病質,關節活動受限,局部皮膚溫度升高,靜脈擴張,容易導致病理性骨折。妳可以感覺到血管震顫或聽到血管雜音。x線片顯示新骨形成和溶骨性破壞的結合。
骨肉瘤的治療強調早期綜合治療,主要是手術和化療。如果明確診斷沒有肺轉移,應進行高位截肢或關節截肢,隨後進行化療。單發肺轉移瘤患者可同時進行截肢和肺轉移瘤切除術。放療對骨肉瘤不敏感,僅在手術前後,或腫瘤不能切除或發生肺轉移時作為輔助治療。關於待遇:1。骨肉瘤主要采用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和放療。2.70年代以來,大劑量化療盛行,大大提高了骨肉瘤的治愈率,五年生存率可超過50%。3.化療常用於以下情況:(1)作為手術的輔助治療;(2)有些部分不能根治;(3)作為晚期的姑息療法;(4)患者拒絕手術。常用化療藥物提倡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用藥,並註意保證大量排尿,堿化尿液,以減少腎臟的毒性反應。
功效評價1。治愈:經過手術和化療的綜合治療,患者無瘤生存兩年多。2.近恢復:化療和截肢後,近期未發現肺部或其他轉移。3.好轉:化療後腫瘤明顯縮小,癥狀減輕。
治療原則仍是以手術和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但是預後很差。
骨肉瘤保肢治療目前還是比較難的!可以嘗試大劑量化療,效果不如“化療-手術-再化療”的綜合治療方案。如果有轉移,可以手術切除。
參考資料:
內科學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為什麽會得骨肉瘤?骨肉瘤是怎麽得的?
骨肉瘤又稱骨肉瘤,是原發性惡性骨腫瘤中最常見的惡性骨腫瘤。容易出現肺轉移。這種病的患者大多數是15-25歲。
超過70%的患者發生在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預後不良。
I .成骨性腫瘤
1.骨肉瘤。
2.皮質骨附近。
第二,軟骨源性腫瘤
1.軟骨沙拉
2.皮質旁軟骨肉瘤。
3.間質軟骨肉瘤。
第三,血管腫瘤
血管肉瘤
第四,其他結締組織腫瘤
1.纖維薩拉。
2.利普薩拉
3.惡性間葉瘤
4.無差別薩拉。
骨腫瘤的病因至今不明。過去認為損傷,尤其是慢性輕傷和慢性感染可引起骨腫瘤。近年來通過實驗研究,比如藤永用哈維氏和莫洛尼氏肉瘤病毒制作了大量的小鼠骨肉瘤模型,芬克爾用不同的同位素和病毒制作了骨肉瘤動物模型,還有人用鐳、鍶等放射性物質制作了骨肉瘤動物模型。這些致病因素已被許多學者證實。骨腫瘤的發病年齡男性為15 ~ 24歲,女性為5 ~ 14歲,可能與不同性別的骨骼生長和內分泌發育的時間長短有關。
在大多數原發性骨癌病例中,病因尚不清楚,但有些病例可能是遺傳性的。壹些染色體異常和壹些罕見的遺傳疾病與骨癌有關。在過去,癌癥可能發生在骨折或感染的部位。接觸特殊的致癌物質,如某些染料或油漆,可能會增加患骨癌的風險。高劑量輻射和壹些化療藥物,特別是稱為烷基化物的制劑,可能與某些類型的骨癌的發生有關。
骨肉瘤三級是什麽?
您好,骨肉瘤是壹種惡性骨腫瘤,好發於青少年或兒童。患者常出現疼痛、腫塊、跛行、發熱、體重減輕、貧血等癥狀。壹旦確診,早期應進行化療或放療,積極手術切除腫瘤組織,避免感染,提高免疫力。
骨肉瘤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麽?骨肉瘤的癥狀是什麽?
骨肉瘤的癥狀1。當腫瘤發生或擴散到骨膜下時,骨膜被腫瘤從骨表面剝離,產生反應性新骨,骨紋似陽光輻射。在腫瘤和骨幹的連接處,新骨呈三角形。由腫瘤成骨細胞和骨樣組織組成,是最常見的起源於成骨細胞間充質組織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以腫瘤細胞直接形成骨樣組織或骨骼為特征。骨肉瘤的發病率居原發性惡性腫瘤的首位。
骨肉瘤的癥狀2。骨肉瘤和其他惡性腫瘤壹樣,是壹種嚴重的健康危害。與其他腫瘤不同,骨肉瘤更常見於青少年。它是最常見的惡性和原發性骨腫瘤,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如果不進行正規治療,半年到壹年內就會發生肺轉移,導致患者死亡。
骨肉瘤的癥狀。病理診斷的難度差異很大。如果標本中含有大量肉瘤樣基質,就不難清楚地區分腫瘤骨和骨樣組織,但部分切片中沒有腫瘤骨樣組織,只有膠原索,膠原索被腫瘤細胞所包圍。腫瘤生長不旺盛的區域只有間質細胞。有些腫瘤主要是新生軟骨和不典型棱形細胞。
骨肉瘤的癥狀。疼痛是壹種早期癥狀,可以在腫瘤出現之前出現。起初是間歇性疼痛,逐漸轉變為持續性劇烈疼痛,尤其是夜間。惡性腫瘤疼痛發生較早,較嚴重,常有局部外傷史。骨端關節附近腫瘤較大,硬度不壹,有壓痛,局部溫度高,靜脈擴張,有時可捫及搏動,病理性骨折。壹般健康逐漸衰退為失敗,大部分患者在壹年內出現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