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寶中茶葉
“寶中茶”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在150多年前。福建泉州地區安溪縣的茶農模仿武夷茶的制作方法。單獨制造每種或相同的茶葉,然後將制備的茶葉每四或兩個包裝成壹個包裝,每個包裝中生產兩張鑲邊紙。包裝內外襯成長方形方形包裝,包裝外側印有茶葉的名稱和行號,稱為包中。該省生產的包裝茶以臺北縣文山所產的品質和香氣最好,所以習慣上稱為文山包裝茶。文山地區包括臺北縣新店、林平、石碣、深坑、西直、南崗等茶區,面積2300多公頃。茶園位於海拔400多米的山區。環境特殊,尤其是林平地區,全年氣候溫暖涼爽,多雪多霧,土壤肥沃。因此,生產的文山茶品質優良,享譽海內外。
東方美人茶
“東方美茶”,茶農俗稱“番莊烏龍茶”,因其顯著的白芽,又被稱為“白浩烏龍茶”。夏茶時,茶芽被采摘,經浮塵侵蝕後,制成壹種具有特殊風味的茶。這是烏龍茶中的極品,被稱為“膨化茶”。西方飲茶者稱之為“東方美”,曾恭敬地請臺灣省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命名為“福壽茶”,與目前市面上的烏龍茶(半球形包裝茶)有很大區別。
白松長青茶葉
松柏常綠茶原名“蒲忠茶”或“松柏坑茶”,產於南投縣明間鄉松柏嶺(原名蒲忠)。屬於八卦山最南端,氣候涼爽,非常適合種茶。茶園多分布在200-400米的平臺上。目前茶園面積2500公頃。
阿裏朱山綠茶
阿裏山朱鷺茶,高山茶區位於阿裏山山腳下的石桌區,海拔1,000-1,700米。主要品種有烏龍茶和金軒茶。1975年被時任謝副校長的先生提名為“阿裏山珍珠露”,由茶葉產銷班完成商標註冊、分級包裝、明碼標價。
臺灣山茶
臺灣的高山茶是指主要產於海拔1000米以上茶園的烏龍茶。“高山茶”並不是特指某個地方生產的茶葉,而是相對於“坪地茶”的壹個概念術語。高山茶在臺灣省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嘉義縣、南投縣海拔1,000-1,400米的新興茶區。其中以阿裏山茶、山林溪茶、驪山茶、玉山茶為代表。
日月潭紅茶
日據時期大葉茶從印度阿薩姆省引進,南投縣魚池鄉溫濕度適宜。1967年被時任南投縣縣長的劉玉友先生命名為“日月潭紅茶”。海拔600-800米左右茶園種植的大葉紅茶品種有阿薩姆、泰茶7號、泰茶8號、泰茶18號,泰茶18號(紅宇)作為頂級紅茶在農委茶葉改良場魚塘分場栽培。“魚池鄉紅茶產業文化促進會”並自創“阿薩姆紅茶”品牌,堅持手工采摘風味。
木柵鐵觀音
木柵鐵觀音茶樹種植於日據時代的木柵茶區,當時茶藝師張乃苗、張乃幹被木柵茶業公司派往中國大陸取回。目前,木柵茶區主要生產和銷售鐵觀音茶,由於鐵觀音的收獲期為每季十五天左右,采茶工短缺。為了錯開生產周期,種植少量四季春、武夷、梅展、金璇,制成的茶葉也叫鐵觀音。為了區分兩者制成的茶,鐵觀音茶樹制成的茶稱為“正聰鐵觀音”。正聰鐵觀音和壹般鐵觀音的區別在於茶樹的生態。正聰鐵觀音有橫枝、皺葉、主脈錯位、大小不壹、葉片上的齒排列不壹,但壹般茶葉並不完全壹樣。正聰鐵觀音用於幹茶,但性能比普通茶重,枝幹更肥更短。沖泡後,正聰鐵觀音的茶湯更濃,入口茶質更重,有壹種特殊的多種香味。
三峽龍井茶
是臺灣省龍井茶的唯壹產地,茶樹品種為‘清心柑’。新買的茶葉,要放在室內晾曬,不能暴曬。不像其他茶葉會因陽光照射而枯萎,屬於未發酵茶。龍井茶是手工采摘的,特別挑選的壹心壹葉或壹心二葉的幼葉,除了壹般的炒、揉、烘之外,還經過揉撚工藝制成,使龍井茶扁而長,獨具特色。制茶者要時刻註意焙炒的時間和溫度,否則茶葉太脆,揉撚時容易破碎無法成型。
每年的春秋雨季是龍井茶的生產期;上等的龍井茶是由壹心二葉制成的,泡後的茶葉色澤明黃。龍井茶有壹種很特別的味道,聞著就香,喝著苦了就甜,據說還有清血的功效,深受國內外茶客的喜愛。
龍泉茶是壹種包裝茶。主要品種有清心烏龍茶、泰茶12號(金璇)、泰茶13號(崔玉)等。早期的茶葉是人工采摘,茶樹頂端新長出的葉子作為茶籽。現在是機械采摘。采集的茶籽經日光照射後枯萎,在室內萎雕並攪拌、油炸、烘幹、揉撚,最後。71年獲得全省機采優包茶冠軍,72年省大總統李登輝將其命名為龍泉茶,壹舉成名,繁盛壹時。
臺灣省十大名茶分別是:阿裏山高山茶、傅貴牡丹茶、悠遊巴斯極品清心烏龍茶、悠遊巴斯極品金軒烏龍茶、凍頂茶、文山寶中茶、東方美茶、阿裏山竹露茶、高山茶、日月潭紅茶。
臺灣省的茶產業歷史很短,歷史名茶就不說了,但現代名茶也不少。任中華茶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範增平先生根據臺灣茶葉的知名度、消費市場以及學者專家的意見,曾經評選出臺灣省十大名茶[1]?指的是凍頂茶、文山寶中茶、東方美茶、松柏常綠茶、穆卡鐵觀音茶、三峽龍井茶、阿裏山朱鷺茶、高山茶、龍泉茶、日月潭紅茶等十種知名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