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藥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圖片等,要更多相關知識,不妨來關註壹下。
簡介 圖片 拳參的與 拳參的藥用附方 拳參的 拳參醫書記載拳參簡介
拳參,中藥名,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拳參的根莖。根莖扁圓柱形,彎曲成蝦狀,長4-15cm,直徑l-2.5cm。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稍粗糙,有較密環節及殘留須根或根痕,壹面隆起,另面較平坦或略具凹槽。質硬,斷面近腎形,淺棕紅色,黃白色維管束細點排成斷續環狀。氣微,味苦、澀。以粗大、堅硬、斷面淺紅棕色者為佳。
拳參圖片
拳參的與
1、癰腫瘰癧,毒蛇咬傷。本品苦泄寒涼,能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消腫散結,故常用本品搗爛敷於患處,或煎湯外洗,治療瘡癰腫痛、瘰癧、痔瘡、水火燙傷、毒蛇咬傷等證,亦可配其他清熱解毒藥同用。
2、熱神昏,驚癇抽搐。本品苦寒入肝,鎮驚息風,多與鉤籐、全蠍、僵蠶、牛黃等配伍,用治熱高熱神昏,驚癇抽搐以及破傷風等。
3、熱瀉熱痢。本品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涼血止痢,且兼澀腸止瀉之功,可單獨制成片劑使用,治療赤痢膿血,濕熱泄瀉可配銀花炭、白頭翁、秦皮及黃連等同用。
4、血熱出血。本品苦而微寒,入肝經血分而能涼血止血,常與貫眾、白茅根、大薊、生地等同用,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證。
此外,本品還能利濕,也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證。
拳參的藥用價值
藥名拳參
別名山蝦子,倒根草,紫參、破傷藥、刀剪藥、疙瘩參,蝦參、回頭參、山柳柳、石蠶,刀槍藥,馬峰七。
入藥部位為蓼科植物拳參的幹燥根莖。
性味苦、澀,微寒。
歸經歸肺、肝、大腸經。
清熱解毒,消腫,止血。
主治赤痢熱瀉,肺熱咳嗽,癰腫瘰癧,口舌生瘡,血熱吐衄,痔瘡出血,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含漱、熏洗。
使用註意無實火熱毒者不宜服用;陰證外瘍忌服。
拳參的藥用附方
1、拳參湯(《證治準繩》)治陰虛久咳,肺癆,喘嗽。拳參9g,蜜百合9g,沙參6g,炙甘草6g,水煎服。方中拳參清熱解毒,收斂滲濕,為君藥。
2、感冒退熱沖劑:沖劑。主要成分為大青葉、板藍根、拳參、連翹。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於,急性、咽喉炎。開水沖服,壹次18-36g,壹日3次。方中拳參清熱解毒,收斂滲濕,消腫,為君藥。
3、驗方:治、赤白痢疾。拳參30g,水煎服。方中拳參清熱解毒,收斂滲濕,消腫止血,為君藥。
拳參的
1、治療菌痢、
用拳參制成片劑,每片含藥0.3克。每次4片,日服3次。治療菌痢80例,平均服藥6.6天,結果治愈71例,好轉5例,無效4例。有效病例平均1天退熱,其他癥狀體征的平均消失時間為:腹痛3.8天,裏急後重2.7天,膿血便2.9天,便次復常3.3天。也有用拳參1兩,水煎服,每天1~2次,治療菌痢、***130例,均有壹定效果。
2、治療肺結核
取拳參洗凈曬幹粉碎,加澱粉調勻壓成0.3克的片劑。成人每次4~6片,小兒酌減。治療12例,服藥時間最長者半年,最短者40天。結果3例原發綜合征均痊愈;9例浸潤型肺結核痊愈5例,好轉3例,1例無效。
3、氣管炎
用1:1紫參(石生蓼的根莖)註射液(每毫升含紫參黃酮2.2~2.5毫克)肌肉註射,場次2毫升,每日2次,10天為壹療程。治療103例,年齡50~80歲,病程2~45年。除1例合並嚴重肺心病無效外,其余102例均有效。病型與療效無明顯關系。三個療程後癥狀和體征的消失率分別為:咳嗽72.8%,咳痰79.9%,氣喘77.1%,幹濕性羅音67.2%。咳嗽、咳痰、氣喘與羅音的見效時間多數在4~10天內。但消炎較差。
拳參的副作用
無實火熱毒者不宜。陰證外瘍忌服。
拳參醫書記載
1、《現代實用中藥》:內服治赤痢;含漱作口腔炎之收斂劑;外用治痔瘡及腫瘍。
2、《本草圖經》:搗末,淋渫腫氣。
3、《廣西中藥誌》:治腸胃濕熱,赤痢,外用治口糜,癰腫,火傷。民間作藥。
4、《中藥誌》: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熱病驚癇,手足抽搐,破傷風,癰腫瘰癧,蛇蟲咬傷。
以上就是壹些拳參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註頻道。
拳參的與作用、拳參的藥用價值、、、拳參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