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油茶又名油茶花,主要分布在廣西、四川、浙江及全國各地。
第二,小果山茶花,也是著名的西;主要分布在福建宜春和江西廣西;栽培面積僅次於普通油茶。
3.越南油茶的主要刻面,又名油茶,在廣東省高州縣和廣西,栽培面積居第三位。
4.縣油茶,又名野生油茶籽;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攸縣和浙江省富陽。
五、紅花油茶:主要分布在江西德興。
油質好,藥用花,是良好的園林綠化品種,應在高海拔地區推廣。
6.小山茶,主要分布在貴州赤水。
7.火龍果茶花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盤縣。
8.多齒油茶,又稱萬田油茶籽,主要分布在廣西桂縣。
九、茶梨,又名八瓣油茶:主要分布在浙江龍泉和江西龍南。
十、博達果山茶,又名紅柏;不適合在中亞熱帶種植。
十壹、百花南山茶,主要分布在廣東封開和廣西蒼梧。
12.南蓉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邵平。
十三、山茶花,主要用於觀賞。
14.鄒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龍勝和湖南永順。
15.威寧油茶短柱,主要分布在貴州威寧。
(2)中國油茶的自然類型:
1.花期類型:特早型、早型、中型、晚型、春型。
2.熟期類型:秋分種子、寒露種子、初霜種子、立冬種子。
3.茶果形態類型:紅球、綠球、臍紅桃、綠桃、紅桃、青橙。油茶等木本油料需要規模化發展。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油是人們壹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但由於中國人多地少,很難拿出更多的土地來種植草藥油。更好的解決辦法是發展木本食用油。
目前,我國植物食用油大部分由菜籽、花生、芝麻、大豆等草本油脂提供,木本油脂所占比例很小。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植物食用油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中國人多地少,很難種出更多的地來種草藥油。中南林業大學經濟林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何芳教授認為,發展木本食用油是解決食用油供應短缺、品質低下的最佳途徑。
木本油料:多年種植和收獲。
木本油是指木本植物產生的油,如茶油、桐油等。與之相對應的是草藥油,如植物油和大豆油。木本油料通常按用途分為三類:壹是木本食用油料,如茶油。二是木本工業油,比如桐油。三是木本芳香油,如山蒼子油。
木本食用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在人類早期,最早的食用植物油是直接從樹上采摘,從成熟的含油種子中榨出的。後來,為了獲得穩定的油源,人類開始有意識地保護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使之成為最早人工經營的經濟樹種之壹。世界上有11木本食用植物油,年產量約6000萬噸,其中棕櫚油、椰子油、橄欖油和茶油約占油脂產量的30%。目前,我國木本食用油栽培樹種近10種,如油茶、油橄欖、文冠果、黃連木、元寶楓、蝴蝶果、湖南山核桃、核桃、椰子、蒜頭果等。其中油茶在南方15省(區、市)栽培面積超過6000萬畝,是目前我國所有人工林中單壹樹種栽培面積最大的。文冠果是廣泛分布於我國“三北”地區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現有栽培面積約50萬畝。橄欖,古稱七墩果,原產中國沿海。唐代傳入中國,現在約有60萬株。主要種植區域為四川、重慶、湖北、陜西、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