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顱裂簡介

顱裂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附件:1顱裂取穴1拼音lú liè

2總結顱裂是壹種先天性的顱骨缺損。分為隱性顱裂和囊性(或顯性)顱裂兩種。前者很少見。

顱裂通常發生在顱骨的中線,可發生在顱頂和顱底。多見於枕部,也見於前額頂部;顱底可從鼻根、鼻腔、鼻咽腔或眼眶膨出。個別病例可能向外側隆起,如在顳區(圖446)。

(1)枕部(2)枕部巨大腦膜膨出伴顱骨微影(3)顱鼻基部。

(4)前囟門(5)顳部(6)前額部(7)眼眶部

圖446不同部位的脊膜膨出

隱藏的顱裂,表面沒有腫塊。囊性顱裂可分為腦膜膨出或腦膜腦膨出,後者囊內含有組織,或腦室部分擴張(圖447)。這種情況下顱骨往往很小,擴大的部分特別大。物體的底部或大或小。

圖447顱裂類型

臨床表現因腫脹的部位和大小而異。團塊可以逐漸長大,具有壹定的可壓縮性。大多數枕部患者在枕尖交界處可見圓形或橢圓形囊性腫塊;鼻根方面,鼻根處有腫塊突出,眶距增寬,眶腔受壓變窄,眼形變為三角形。

神經系統癥狀可表現為智力低下、驚厥或其他腦損傷、不同程度的癱瘓、腱反射亢進、皮質感覺障礙及小腦癥狀和體征。有時可能沒有神經癥狀。

4診斷根據腫物的外觀特征,結合神經系統檢查,不難做出正確的診斷。有時顱骨缺損可觸及腫塊底部,包括透光試驗,以了解是否含有腦組織。頭顱平片檢查可確定骨缺損的部位和範圍。

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巨大脊膜膨出,已引起嚴重的智力低下、癱瘓、失明等神經系統癥狀,不適合手術,療效不佳。其他操作是可行的。手術時間的選擇有不同意見,可在出生後6個月至1歲,或稍長後進行,以利於組織修復和整形。

手術的目的是移除腫脹的腫塊,包括囊腫的可能內容物。修復硬腦膜缺損和軟組織缺損是手術的重要步驟。壹般顱骨缺損不能修復,但部分部位如鼻骨、前額骨缺損、眶距過寬等可以手術矯正。

手術方法可從顱外和顱內進行,顱外法適用於枕尖膨出和個別鼻根骨缺損的病例。顱內法主要用於鼻根、鼻咽或顱底眼眶膨出(圖448、49)。或者采取聯合手術。

(1)手術入路(2)硬膜外腦膨出暴露(3)腦膨出腦組織切除後。

(4)用有機玻璃修補顱底缺損和硬腦膜。

圖448鼻根部腦膜腦膨出修復術(硬膜外法)

(1)腦膨出位於硬腦膜內;(2)腦膨出切除後顯示顱裂。

(3)顱骨缺損修復後,將硬腦膜折回覆蓋缺損並縫合。

圖449鼻根部脊膜膨出修復術(硬膜內法)

髓孔、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穴位交匯治療顱裂。吊就是吊,頭骨就是頭骨。此穴在太陽穴部位,若掛於顱骨兩側,故名懸。...

髓虛焦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的交點。吊就是吊,頭骨就是頭骨。此穴在太陽穴部位,若掛於顱骨兩側,故名懸。...

腦幹枕骨大孔和蝶鞍之間。腦幹形態:下端較細,與脊髓表面裂隙連續,中上部較寬。腹側視圖:(1)延髓:主要結構。...

腱膜下擴張→顳肌上緣帽狀腱膜→腱膜下疏松結締組織→頭皮。皮膚→皮下組織→帽腱膜。穴位區的神經和血管...

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