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消費持續低迷,中國退居全球第六大消費市場。
近年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壹直不景氣。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我國葡萄酒消費量連年下降,2020年降至124億升,同比下降17.3%,為2016年以來的最大降幅。主要原因是新的冠狀動脈肺炎疫情和國內消費低迷。
在全球葡萄酒消費市場中,中國是主要市場之壹。盡管全球葡萄酒消費量也在下降,但中國市場的“衰退”尤為明顯。根據OIV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至2019年,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排名世界第五,2020年跌至第六。
2.進口葡萄酒繼續占領國內市場。
從國內葡萄酒供應來源來看,進口葡萄酒長期以來壹直是國內葡萄酒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壹。數據顯示,2065 438+06-2020年,中國葡萄酒進口量占國內葡萄酒消費量的25%以上,高峰時(2019)達到30%。
同時,相對於國內酒企的銷售收入,2015年至2020年,中國葡萄酒進口值與國內酒企銷售額的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2018年之後,國內酒企銷售額幾乎與葡萄酒進口值持平,充分顯示了進口葡萄酒對國內葡萄酒的“強攻”。
3.葡萄酒市場低迷的原因分析。
——是中國人不喜歡喝“酒”嗎?不要!
首先,從行業環境來看,2017-2020年,全國釀酒行業企業營業收入始終保持正增長趨勢。2020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到8353.3億元,同比增長1.4%。這既說明我國白酒行業整體運行情況良好,也反映出我國白酒市場消費能力相對穩定。
同時,葡萄酒正處於與白酒、洋酒、啤酒、起泡酒等的品類競爭階段。以白酒和啤酒為例,2018-2019期間,我國白酒和啤酒產量相對穩定,啤酒產量呈增長趨勢,白酒產量在2019年略有下降,但總體保持穩定。
2020年,受疫情影響,白酒和啤酒產量下降。不難看出,相對於葡萄酒市場,其他葡萄酒市場相對穩定。
——是不是中國人買不起?甚至沒有!
根據葡萄酒
根據2020年Intelligence發布的調查數據,2019年,中國和美國喝高檔酒的消費者比例最高。在美國,每瓶酒的消費至少為15美元,而在中國,每瓶酒的消費高達500元人民幣(70美元)。國內葡萄酒市場起步於高端市場,但時至今日,喜愛“高端酒”的中國消費者並沒有對葡萄酒青睞有加。
然而,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2015-2021第壹季度,以750 ml幹紅葡萄酒為例,國內高端葡萄酒平均消費價格普遍下降,而低端葡萄酒平均消費價格普遍上漲,這可能說明國內高端葡萄酒“低端化”,低端葡萄酒更受消費者歡迎。
-主要原因:營銷定位+品牌建設。
在市場購買力充足,酒業穩定發展的背景下,國產葡萄酒在走下坡路。原因總結如下:
4.國內葡萄酒市場未來能否“回暖”?
壹方面,根據中國酒類協會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預計到2025年,中國葡萄酒產量將達到70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75.0%,年均增長11.8%;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66.7%,年均增長10.8%;利潤4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300.0%,年均增長32.0%。
另壹方面,在葡萄酒行業整體利潤慘淡,進入深度調整的情況下,國內葡萄酒廠商也有所反思,部分廠商有所行動:
因此,從中國酒類協會的發展規劃和國內葡萄酒生產企業的行動來看,目前行業的“慘淡”局面並未磨滅葡萄酒從業者的希望,中國的葡萄酒市場仍有“回暖”的機會,但“春天”何時、如何到來仍是未知數。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葡萄酒行業產銷需求及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