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官方傳統介紹)
公司成立於1943年,經過50多年的努力,目前資本為572億元。公司目前的業務和產品介紹如下:塑料原料方面,包括PVC粉料、VCM、液堿、鹽酸、塑料改性劑、高密度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等產品,其中PVC粉料年產131萬公噸,不僅符合政府的環保政策,堿廠生產方式由汞法改為離子交換膜法,液堿年產能160萬公噸。塑料改性劑是我公司開發成功的產品,其中MBS抗沖改性劑的年生產能力為19700公噸,PA加工助劑的年生產能力為25000公噸,合計年生產能力為44700公噸,對國內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頗有幫助。高密度聚乙烯的年生產能力為53萬公噸,是中國最大的生產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的年生產能力為24萬公噸,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年生產能力為26.4萬公噸,聚丙烯的年生產能力為40萬公噸。
塑料加工品方面,配合高密度聚乙烯的生產,在新港工廠設立加工廠,生產市場袋、購物袋、垃圾袋、透氣膜等。,年生產能力為1.5萬噸。其加工產品符合環保要求,供應焚燒爐專用含碳酸鈣塑料袋、可降解塑料袋和水性油墨印刷的產品,銷往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區。
在纖維產品方面,包括腈綸棉和碳纖維,腈綸棉的年生產能力為72,000公噸,是中國最大的制造商。碳纖維的年生產能力為3950公噸,其生產工藝所需的原絲由我公司研制成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廠家之壹,為國內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配合政府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和精細化工,公司還生產特種化學品,包括丙烯酸及其酯、氯氟烴、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環氧氯丙烷和甲基叔丁基醚,其中丙烯酸及其酯的年生產能力為26.2萬公噸,是中國唯壹的生產廠家。同時,憑借丙烯酸酯廠生產的高純度丙烯酸(HPAA),我們在新港工廠設立工廠,生產高吸水性樹脂,年生產能力為40,000公噸,這是中國唯壹的工廠。HCFCs是中國唯壹的生產商,供應空調、冰箱和冰櫃的制冷劑,PU和PS發泡劑以及清潔電子信息產品。它們是現代生活中重要的化學物質。丙烯腈的年生產能力為28萬公噸,是臺灣省最大的生產工廠。供應給泰利朗廠自用,並供應給關聯企業泰華公司ABS廠。甲基丙烯酸甲酯年產能9.8萬公噸,為臺灣省第二大生產廠,環氧氯丙烷年產能10萬公噸,為亞洲最大生產廠。主要供應關聯企業南亞公司環氧工廠,年產甲基叔丁基醚17.4萬公噸,主要供應臺塑石化公司,另外我公司在新港工廠生產工程塑料聚甲醛樹脂(POM)。這項技術是我公司開發成功的,年生產能力為25,000公噸。碳酸鈣產品方面,包括臺灣鈣劑、優鈣劑、生石灰、輕膠鈣等,是國內唯壹生產工廠。
該公司還有壹個公共工程部,負責工程設計和規劃,還為各工廠提供通用流體。此外,為配合該企業六輕計劃龐大的管道工程,設立管道預制廠,采用自動化機械設備進行施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火災事故
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臺塑集團子公司南亞塑膠珍珠紙廠3日發生火災,燃燒17小時後於4日淩晨被撲滅。這是繼7月劉清第壹烯烴廠和第二重油加氫脫硫廠火災後,臺塑集團在短短三個月內發生的第三起重大火災,引起社會關註。前天專程到嘉義的塑膠廠總經理吳,也於當晚返抵臺北。
過火面積近7000平方米。
南亞塑料二廠電氣控制室發生火災。剛開始的時候,廠裏煙很重,溫度很高。嘉義縣消防人員接到報警後12分鐘趕到現場,出動了臺南縣、雲林縣等50輛消防車,還出動了直升機進行空中救援。
消防人員稱,起火原因是當天上午正在現場工作的員工看到1機器下有熱煤油泄漏冒煙,火勢迅速蔓延。有壹段時間,員工用滅火器滅火,但沒有成功。
南亞塑膠嘉義工廠共有7個車間,發生火災的第二個工廠是臺灣省生產珍珠紙的主要工廠。現場為五層封閉式倉庫和車間,堆放著成品、煤油等易燃物品,面積近7000平方米。消防部門表示,根據消防部門的專業和人員安全考慮,他們決定讓燃燒工廠完全燃燒後再做善後工作。幸運的是,大火沒有蔓延到其他工廠。
大火的高溫達到1000攝氏度以上。“這是嘉義縣最大的火災!”從事消防工作25年的嘉義消防局代理局長呂清海在現場說。
呂清海指出,現場所有燒焦的紙都是串珠紙,類似於放在家裏的壹捆捆保鮮膜原料。另外是封閉空間,滾燙的煤油瞬間爆炸。現場高溫達到1100攝氏度。消防隊員壹度穿上防護服試圖滅火,但“熱得站不住了”就撤了,否則隊員可能會被燒傷。
壹名加入救援的消防員說:“熱氣逼人,火場高溫達到1000多攝氏度,50米內很難靠近。”消防員穿的衣服只能抵禦200度的高溫。“我們根本無法靠近火災現場。”我們只能破窗,冒煙,降溫,在周圍鋪設水線來防止燃燒。
在燃燒了17個小時後,大火終於在4日淩晨0點53分被撲滅,但消防員仍然不敢大意。他們留下大量人員和汽車徹夜處理余火,同時派出大型挖掘機械等機器清理火場。
空氣汙染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抗議。
大火燒毀了6000多平方米的廠房。火災發生時,濃煙籠罩雲林縣和嘉義縣,甚至還下起了黑雨,後來證實是火災落下的顆粒汙染物。所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由於火災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壹度引發當地居民的抗議。嘉義縣政府已罰該廠654.38+0萬(NTD,下同),並勒令其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