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鴨跖草的栽培方法(鴨跖草養護管理詳解)

鴨跖草的栽培方法(鴨跖草養護管理詳解)

紫竹梅又名鴨跖草、鴨跖草、葉下珠、紫杜鵑。它是單子葉綱鴨跖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成型植株呈紫色,株高20-50厘米。花粉紅色或玫瑰紫色,花期7-9月。紫竹梅原產於墨西哥。中國各地都有栽培。喜歡溫暖濕潤半多雲的環境,不耐高溫也不怕冷。生長最適溫度為20-30℃,越冬溫度不低於65438±00℃。偏好半多雲環境,避免陽光暴曬;對幹旱適應性強,不耐水濕,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合疏松、肥沃、排水透氣好的濕潤壤土。紫竹梅葉色艷麗,適應性強,易於栽培管理,植株生長快。這是壹個很好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1.土壤。紫竹梅比較耐旱、耐水、耐濕,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普通園林土壤中也能生長良好;盆栽土壤宜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好的腐葉基質土或砂壤土;或者選擇腐殖土5份、園土4份、河沙1份,加入適量腐熟有機肥作為基肥。紫竹梅生長快,分蘗能力強,壹般壹年要換壹次盆土。移栽盆和換盆土的適宜時間為春季的3-4月。結合換盆土,可同時進行植株修剪、植株分割和扡插繁殖

2.肥水。紫竹梅的莖多分枝多肉質,耐旱、耐水、耐濕、耐澇性強。盆栽紫竹梅要幹濕交替澆水,澆透。避免盆土太濕而不能積水。春秋兩季適當澆水,可以保持土壤濕潤,促進莖葉發芽。夏季高溫炎熱幹燥,需要增加澆水,保持盆土始終充分濕潤,經常對莖葉及周圍進行噴霧,提高環境空氣的濕度和降溫效果。土壤過濕時不要積水,以免根腐。冬季氣溫低,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使盆土保持微濕。紫竹梅對施肥需求不大,在生長期可以每月追施1-2次,或者稀釋的氮基復合肥溶液。避免過量施肥,以免燒壞根部。

3.光。紫竹梅喜歡溫暖濕潤的半多雲環境,喜光,怕強烈的陽光照射。盆栽紫竹梅適宜擺放在客廳書房靠窗、陽臺或庭院陰涼處,散放在光線充足的半陰通風處。春秋兩季盆栽紫竹梅應移至陽臺或屋檐下,中午強烈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並經常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保持盆土濕潤。夏季移入室內散射光充足的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以免灼傷莖葉焦邊而枯萎。冬天要搬到室內溫度10℃以上,光線充足的地方取暖過冬。

4.溫度。紫竹梅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高也不耐寒。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夏季氣溫上升到35℃以上,對植物生長不利。要及時轉移到室內,避免陽光直射,經常對莖葉及其周圍進行噴霧,改善空氣濕度,降溫。秋末冬初氣溫降至10℃以下時,應移至10℃以上的室溫或溫室內保暖過冬。

修剪。春季適宜換盆,及時剪去枯枝,剪去過密的短細枝。發芽時要及時打頂,促進發芽和分枝,使株型發育全面。萌芽的分蘗要及時剪掉,以利於新枝的旺盛生長和整齊的株形。

6.害蟲控制。紫竹梅成株健壯,管理相對簡單,病蟲害少。夏季蚧蟲、紅蜘蛛、蚜蟲是常見危害,可噴灑40%氧化樂果EC 1000倍液進行防治。灰黴病、葉枯病危害葉片,噴施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

7.繁衍後代。

(1)切割。初春3-4月或深秋8-9月適宜扡插。剪4-6條帶頂芽的枝條作為插條,長約10 cm,去掉下部葉片,直接用培養土扡插在盆中,每盆3-5株置於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溫度控制在15-25℃,2周左右生根。

(2)分株。適宜在春季3-4月結合換盆土壤進行。發芽的分蘗和根要與母株分開,根據花盆的大小,每盆2-3株。移栽入盆後,應置於陰涼通風處,成活後即可取出進行正常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