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蘆筍被稱作“可食用的象牙”,白蘆筍如何種植能夠實現增產增收?

白蘆筍被稱作“可食用的象牙”,白蘆筍如何種植能夠實現增產增收?

白蘆筍被稱作“可食用的象牙”,白蘆筍如何種植能夠實現增產增收?

東山縣自引種白蘆筍後種植行業迅速發展,變成國內知名的蘆筍生產基地縣。東山蘆筍生產多年,已經逐漸積累了壹套比較成熟的管理技術。同時,其標準化栽培技術於2004年發布為福建省地方標準,推廣範圍在不斷擴大,取得顯著的增產增收效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白蘆筍如何種植才能夠實現增產增收吧。

壹、育苗技術1、苗圃地選擇

要集中選擇換氣優良且土質濃厚的地區,提灌也需要確保方便快捷化,壹般會選擇微酸堿性富饒砂質做為基土。值得壹提的是,苗圃地選擇要確保種植地區之前並不是種植蘆筍的農田。

2、栽培品種選擇

種植人員要集中選擇春天出筍早且夏天耐熱的抗病力強種籽開展推廣種植,整棵漲勢要健碩,保證嫩莖尺寸適度。最重要的是,要確保豐收特性好且質量優質。融合東山地域實際情況,關鍵的栽培品種包含目前了GIJNLIM(興林)、SUNLIM(秀林)、XENOLIM(碧林)等。

二、育苗處理1、播種期處理及苗床整理

通常情況下,播種期選擇壹年的5-6月播種更為適合,可高效提高播種工作中的高效性。為了確保種植效果和種植質量達到現實規定,要對苗床整理全過程予以綜合監管和管控,要充足深松、曬白和平整。

每畝要增加2000kg漚肥土雜糞,配上50kg磷肥,深松下葬處理。1畝增加2-3kg濃度值3%的米樂爾片劑,將其和30kg碎石土勻稱攪拌後增加,翻下葬之後可集中解決地下害蟲。1-2m寬的平畦,畦面要保證整平,土壤層的四周設定排汙溝。

2、浸種催芽

對種籽完成浸種催芽處理,冷水浸種2-3天,每日換2-3次水。催芽處理是用濕毛巾包囊住種籽,保證種籽維持潮濕,在25-30℃自然環境中催芽,在種籽漏白做到10%後播種。

3、播種期處理(1)點播種植及營養袋播種

運用專用工具打穴,將株行矩操縱在5cm×8cm範圍內,每穴播壹粒種子,隨後填土2cm。營養土制備。選擇土層比較松散富饒的培養土,包含漚肥堆農家肥料2份、幹碎河泥壹份,向在其中加上濃度值為1%-2%的磷肥,土料混和充足後就可以。此外,為了確保種植效果,要集中選袋、封袋,選擇孔徑為6-8cm的包裝袋,相對高度調節在10-12cm。在包裝袋上集中打2-4個孔,直徑大概在1cm上下,排成畦後集中播種。

4、撫育管理

為了從根本上提升東山白蘆筍種植管理效果,要主動創建完善的撫育管控機制。播種後集中澆灌,保證出芽前土壤層維持潮濕,但下雨天要留意鋪蓋卷防水防雨層和排水管道效果。集中開展鋤草處理,鋤草完畢後上肥。

在苗高做到8-10cm中間時第壹次上肥,主要是運用漚肥農家肥加水10倍或1畝用25kg尿素溶液、2kg氯化鈉加水後使用。每10-15天開展壹次系統化施肥處理,提高種植水準。

追肥秋春兩個季節采摘肥,每過20-25天追肥壹次氮鉀肥,壹般畝施20-25kg尿素溶液、15kg氯化鈉。此外,根外施肥時壹般把握在母莖探索期或秋春兩個季節采收期,選用0.2%的硼沙、0.05%的希土和0.2%的磷酸二氫鉀等3種溶液,每10天交替噴壹次,畝用75-100kg溶液。

三、病蟲害防治

融合東山縣蘆筍種植現況得知,目前比較常用的病蟲害中,莖枯病、褐斑病、青枯病、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等比較普遍,會對種植效果和種植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1、優化抗病品種種植效果

根據東山縣20多年的蘆筍種植工作經驗得知,西班牙全雄種類GIJNLIM、THIELIM和碩豐等知名品牌蘆筍種子不論是生產量或是抗病力都具備壹定的優點,尤其是抗莖枯病,能在壹定水平上減少防治藥量,是蘆筍無汙染種植的適合優良品種。

2、優化病蟲源處理

為了確保蘆筍的生長發育,要積極主動不斷完善病蟲源操縱工作中管理體系,防止蘆筍病蟲在田裏殘病體和土壤環境中渡過冬天。種植戶要對殘病幹枝集中統壹處理,切除後損壞,並1畝增加100-150kg的生石灰粉開展殺菌處理。

3、病蟲害防治(1)物理防治

采用燈光效果誘捕的方法。目前比較合理的是PS-15Ⅱ型頻振式滅蟲燈,組裝在間距路面1.5m的部位,采用棋盤式設點的方法遍布在田裏。由於滅蟲燈誘捕範圍比較廣泛,且誘捕效果和總數比較顯著,能顯著降低蟲害蟲口相對密度。運用塗成10號汽車機油的淡黃色板對棉蚜開展誘捕,在誘殺後立即拆換。

(2)化學防治機制

在化學防治工作中開展歷程中,要秉持著環保理念,積極主動推廣無汙染化肥的運用,合理融合病蟲匯報提高程序管理的高效性和精確性。最先,要選擇適合生長發育且不易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的化肥,采用高效率微毒低殘存化肥。

濃度值為80%的大生M-45WP或是是濃度值為65%好蒼生(代森鋅)WP500-600倍液,能有效的防治莖枯病和褐斑病。濃度值為95%的惡黴靈配備WP1500-2000倍液關鍵化學防治蘆筍的青枯病和褐斑病。濃度值為10%的大忠臣WP1000倍液能合理防治白粉虱病蟲害和棉蚜病蟲害。

四、采收期管理

分春、秋兩個季節采摘。在采筍期內,每日巡查2次筍園畦面,立即采摘。拿手掀開松散的土壤層,外露壹邊的嫩莖,拿手在嫩莖尖部輕輕地按壹下即斷,隨後覆沙,拿手輕輕地夯實弄平。每壹次采摘之後不可以日光直曬,最好用濕抹布蓋好,在2-3h內等級分類結束送收購點交售。

若是在黃昏采摘嫩莖須開展臨時性存放。將嫩莖放置衛生指標標準規定的包裝袋裏,放陰涼的地方或冷凍處理,第二天交售。總而言之,要集中優化采收期管理工作效率,維護保養管控機制的完好性,積極主動貫徹落實系統化。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東山白蘆筍種植工作中,要合理開展系統化苗圃地選擇和栽培品種選擇工序,種植人員要對病蟲害問題予以集中管控,減少病蟲害對白蘆筍種植質量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