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師結婚了。
新娘是我的大學朋友。
我確信我在大學時經常遇見李老師。不過,畢竟還是認識了程先生才認識他。
畢業兩年後,我和程老師成了同事,平時也壹起溜冰,漸漸熟悉起來。沒想到,我發現他的對象居然是和我壹個大學同學,那麽近又那麽遠!
壹年後,程先生終於去參加婚禮了,和範先生壹起受邀,又是壹種不壹樣的人生體驗。
我是壹個吃貨,所以我來這裏最喜歡的就是吃。當然,婚禮前壹天的美食真的讓我大飽口福。
面條,壹種利用杠桿原理擠壓出面條的方法,是舌尖上的中國晉中地區的壹種經典食品。我看電視的時候以為就是壹碗肉末面,沒什麽特別的,就跟我爸媽的樂和壹樣。
妳不知道它有多好吃,直到妳親自品嘗它。
到了霍州,已經是中午十壹點多了,看到廚師不斷用機器把面條從機器裏壓出來,形成面條的形狀。面條入水後,煮熟定型,然後撈出放入大鍋中。熱氣騰騰,滾滾流水,讓人胃口大開,十分向往。壹些特殊的配料被加到面條裏使它們變黃。煮好後又濃又香,夾起兩筷子,讓人胃口大開。
面條先用開水燙兩遍,然後用冷水浸泡使之緊實,然後整理好放入蒸籠備用!
吃的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肉末。臊子往往由當地最有經驗的廚師烹制,裏面有酥肉、炸豆腐、海帶、雞蛋等調味品。煮好後加幾片菠菜,很好吃。空氣中充滿了香味。
終於,該吃晚飯了。廚師將準備好的面條再次放入鍋中,用濾網搖晃,使其松散融化。大約壹分鐘後,將鍋取出,放入準備好的盆中。然後,妳會看到壹個極其壯觀的景象。
每個人都拿到自己的碗,然後聚集在盆子周圍,用筷子夾起,放進碗裏。然後加壹勺臊子,壹碗樂和就可以享用了。
樂和的吃法有特別的講究,多吃面條,少吃面條。
第壹天,我也不知道這個,我的面也少了很多。然而,吃完壹碗,我又喊再來壹碗。程老師說有涼面。我嘗了壹碗,沒有臊子過癮。我錯過了壹分鐘前吃的臊子。妳想要另外壹碗嗎?
不知不覺吞了四碗,起身散步。哦,不,我堅持住了!
坐在床上,不能動,只能揉揉肚子幫助消化。
據說這種鹹菜是當地的大菜。壹是費時費力,二是吃的時候調料豐富。壹般市場買不到,就算有也不是這個味道。所以這種味道也成為了當地人難忘的回憶,也是家鄉的味道。
除了吃飯,此行還有壹個任務,就是招待。
雖然我是播音主持,但是這個婚禮主持和電視主持真的不壹樣。風格和內容都不壹樣。想來,也是忐忑。程老師堅定的說,妳壹定能做到。
然後試著,組織婚禮流程,有哪些程序,有哪些禁忌,壹壹說出來。我真的很佩服程老師,把所有的手續都給了我。那份信任真的很難辜負。
晚上,淩晨壹點,我收拾完就睡了。
幸運的是,當我在大學的時候,我和董力老師壹起出去拍了幾張照片。流程也比較清晰。記得幾個字,年紀大了真的想不起來了。好在過程大概清楚了,隨機應變吧!
結婚那天,我先去女方家接親戚。作為壹個攝影愛好者,怎麽能閑著沒事,拿著借來的相機,卻拍出了很多自己覺得很滿意的照片。感覺之前關註婚紗攝影的微信官方賬號沒白看,終於派上了用場,拿出了她的作品。婚紗攝影是壹種表達,機會稍縱即逝,絕不能有絲毫放松。壹次拍照後,我的衣服濕透了。
結婚典禮開始的時候,我剛上臺,可能是因為村裏人都不認識,所以感覺沒有幾年前主持的時候那麽緊張。記得大壹剛開始主持的時候,但是都結束了。如果當時有壹個小視頻,我想我發出的所有聲音都叫Tik Tok!
果然,婚禮現場出現了壹些小意外。還好現在沒忘詞,因為沒準備。即興發揮,給自己打6分,不夠出彩但還算滿意。至少,對於不習慣鼓掌的村民來說,並不容易。
我想是時候承擔壹些婚禮主持人的工作了。當然,我更喜歡婚紗攝影。抓拍是我的愛好!哈哈的笑
當然,整個婚禮過程也是相當難忘的。比如女方的堵門隊,準備下樓,在門口壹直等到了九十九。再比如那個男的哥哥,滿口辯才和儒術,還挺牛逼的!再比如,程老師壹直帶著它從村口到家裏,壹步壹步堅定而執著!
在回城的路上,我寫了這篇文章,最後我想說,我想再吃壹次那碗樂和!
作品是讓大家去領略當時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