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很多人都在說這句話。
吃非法減肥藥,針灸減肥,節食甚至絕食...有些人不惜傷害自己的生命來完成減肥大業。
殊不知,每次瘋狂減肥,都是對身體的壹種無聲的虐待。
1
蕭乾,壹個21歲的女孩,因為過度節食差點丟了性命。
身高1.67米,經過三年的“自殺式”減肥,她體重只有50斤。
對蕭乾來說,“肥胖”曾經是壹個禁忌詞。
從小,蕭乾的母親就嚴格控制她的體型。
進入大學後,壹個藝術考生的身份讓她對“胖”更加敏感,不願意和比自己瘦的室友壹起出去逛街。
但在當時,18歲,體重110斤的蕭乾,其實屬於正常的偏瘦型。
但蕭乾還是會因為輔導員評價“妳最近胖了”而抑郁很久。
長期被肥胖認知困擾的蕭乾走上了減肥之路。
最初,她通過代餐粉、酵素、營養粉、左旋肉堿等聲稱具有減肥功能的保健食品節食減肥。
隨著體重的減輕,她的食欲越來越差。
她經歷了壹日三餐到壹日壹餐,然後就不想吃了,巧克力聞了就放下了。
慢慢的,厭食癥的情緒和癥狀出現在她身上。
她開始根據米粒的數量計算熱量的攝入,然後通過跳繩消耗熱量,最後直到把所有的食物都吐出來才能滿足。
這種低能的生活,蕭乾堅持了三年。減肥的效果很驚人——整整60斤。
但這個50斤的身體壹點也不漂亮,搖搖欲墜,瀕臨崩潰。
蕭乾太虛弱了,走不了路,開始充血和潰爛。
經醫生診斷,她患有神經性厭食癥、嚴重營養不良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經過三年的低能量飲食,她還活著真是個奇跡。"醫生說。
入院後,蕭乾仍然沒有放棄她對瘦的癡迷,並壹度拒絕進食。
手臂上的疹子,後背的淤青,腳踝後面的大洞……這些可怕的癥狀讓人心疼。
由於長期嚴重營養不良,蕭乾的腦組織退化,非常脆弱。她住院期間摔倒,經歷了兩次腦出血。
幸運的是,她沒有因為腦損傷變成植物人,而是做了兩次腦部手術。睡了40天,她醒了,抹去了三年減肥的記憶。根據醫生的推測,蕭乾“失憶”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腦部創傷引起的記憶障礙。
“我特別希望我的體重能漲到120斤!”
醒來後,蕭乾愛上了吃。對她來說,這三年的瘋狂節食就像是壹場被遺忘的噩夢。
節食、住院、腦出血、昏迷、蘇醒,至此,蕭乾的減肥之旅終於結束。
2
像蕭乾壹樣,還有很多人陷入了瘋狂減肥的泥潭。
在壹個名為“催吐吧”的帖子中,42000多名飲食障礙者分享了催吐的秘密、減肥的快感和變胖的絕望。
小胡就是其中之壹。
每次吃完飯後,她都會躲在廁所裏,用力壓下舌根,直到血液沖到頭部,胃裏的食物從喉嚨裏湧出。
小胡減肥的開始是高三的壹次體檢。
“身高160cm,體重132kg”。
所有學生的目光匯聚,那壹刻,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於是她開始運動,開始節食。
三個月後,瘦了20斤,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蓋過了減肥的決心,她開始暴飲暴食。
罪惡感席卷而來,小胡打開閥門催吐,壹發不可收拾。
壹點身體上的變化,就會讓小胡覺得自己又變回了以前的那個“大胖子”,腦子裏全是肥肉。嘔吐過後,她心裏才得到些許安慰。
小胡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焦慮和抑郁逐漸侵蝕著她的內心。
當身心健康遭到毀滅性打擊時,“自殺式”減肥甚至可能要人命。
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神經性厭食癥的特征是自我饑餓和體重過度下降。大約90%-95%的厭食癥患者是女性;5%-20%厭食癥患者會死亡,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壹。
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可能籠罩在“自殺”減肥的陰影中。
著名歌手卡倫·卡彭特(Karen Carpenter)為了保持身材苗條,長期節食並服用瀉藥後,死於神經性厭食癥。法國女模特伊莎貝爾·卡羅(Isabelle Caro)患厭食癥十余年,28歲去世。
這與體重和身材、金錢和名譽無關,只與壹件事有關——自我厭惡。
而整體的社會文化環境,更是加劇了女孩的自我厭惡。
Youtube上壹個名為《親愛的胖子》的短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
在這段視頻中,加拿大喜劇演員妮可·阿爾布爾(Nicole Arbour)用極其惡心的語氣吐槽胖子:
“胖子就像臃腫的怪物。”
"如果妳再胖下去,妳會爆炸的。"
“承認吧,妳又懶又貪婪。如果妳變得這麽胖,妳遲早會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去醫院。這是自殺。”
如此激烈的言辭迅速引發公眾爭議,這段短視頻隨後被Youtube暫停,播放量已經超過21萬。
對於該視頻被禁,妮可·阿爾布爾(Nicole Arbour)表示,她是在試圖提醒超重的人保持健康,盡管是以壹種誇張的方式,並表示如果有人感到被冒犯,他們應該下定決心減肥。
在日常生活中,“肥胖羞辱”並不少見。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將“胖”與醜陋、懶惰、缺乏自制力、生活灰暗聯系在壹起,激發了人們對胖的恐懼和對自己的仇恨與攻擊。
這種簡單粗暴的歸因,加重了很多女生的焦慮。
於是,有些人陷入暴飲暴食和瘋狂減肥的惡性循環。
壹旦踏入深淵,就很難回頭了。
三
“其實我自己也覺得挺好的,但是每當我想停下來的時候,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裏美妝博主下面的評論,就覺得壹切都不好。”
過度減肥的小雨總覺得身邊似乎總有無數雙眼睛用審查的眼光看著她,無數雙嘴巴用批判的口吻評論她。
Kelli Jean Drinkwater在她的TED演講中稱這種想法為“肥胖恐懼癥”,“受夠了對脂肪的恐懼”。
“在我們生活的文化中,肥胖的人被視為壞人——懶惰、貪婪、不健康、不負責任、道德墮落。我們傾向於認為瘦是壹種普遍的優勢——責任、成功和對我們胃口、身體和生活的控制。”
來自輿論的壓力和大眾媒體的誇大,最終導致了很多人對自己身材的自卑和焦慮。
在這個嚴酷的社會,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
利茲·維拉斯奎茲給出了她的答案——只有接納自己,才能活得精彩,這是對這個批判社會最好的回應。
因為馬凡氏綜合癥,她瘦得皮包骨,壹只眼睛瞎了。
莉齊曾被諷刺為“世界上最醜的女人”,被無數人惡意嘲諷,被指責如果能為世界做壹件好事就立刻自殺。
然而,她依然活著,快樂而積極,甚至站在TED的舞臺上,而這壹切都源於她父母的壹句話——“妳的確有疾病,但它不能定義妳是誰”。
莉齊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壹只眼睛瞎了怎麽樣?可以省下買隱形眼鏡的錢;
瘦子怎麽樣?我可以隨時隨地自由進食;
患慢性病怎麽樣?被嘲笑怎麽辦?我依然可以用我的故事給無數人帶來樂觀和快樂,給人們希望和信心。
是的,沒有人能真正定義妳,除了妳自己。
當然,這並不是說追求好身材就是壞事。重塑自己也是自尊的壹種表現,但前提是妳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快樂、審美而做,而不是基於輿論強迫自己變瘦。
就像凱莉·珍·德林克沃特壹樣?據說,人們應該更加關註心理健康、自我價值和對自己身體的感受,這些是作為壹個健康的人整體幸福的重要方面。
《改變從接納自己開始》這本書裏說:
“學會尊重自己對壹個人來說是壹個漫長的旅程,而那些已經懂得尊重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的人,不僅值得別人的尊重,更值得別人的掌聲和敬佩。”
接納自己是重塑自己的前提,也是推動人生改變的重要契機。
比起活在別人的評論裏,活得自信漂亮才是人生最好的樣子。
給文章點個贊,希望我們的社會少壹點對身體的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