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怎樣才能做出軟硬兼施的餃子皮呢?
材料:高筋面粉500克,冷水230-250克,鹽3克。
生產方法:
第壹步:食材的選擇。想要餃子皮軟嫩,選料很重要。選對了食材,就離美食更進壹步。制作餃子皮的面粉最好選擇小麥制成的高筋或中筋面粉,因為這兩種面粉活性強,蛋白質含量高,延展性強,所以面筋強,使餃子皮更結實。
第二步:混合面團。分次向面盆中加入少量冷水,攪拌成雪花狀,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用冷水攪拌面團。冷水可以防止面粉中的蛋白質熱變性,形成更多的面筋,不會膨脹糊化。因此,面團結實、堅韌、有張力。這樣做出來的餃子皮結實,耐煮,不易破。揉面時揉面很重要,不能少於10分鐘。在面團裏加點鹽,搟出來的餃子皮又薄又韌,煮的時候也不容易破。
第三步:醒來。奶奶說,揉好的面團要放入盆中,用保鮮膜或蒸布包好,然後蓋上蓋子,靜置15-2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使面筋松弛,延展性增加,面團粘度降低,表面光滑,既方便下壹步操作,又能使餃子皮柔軟結實。
第四步:揉面團。在面板上撒點面粉,將醒發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用力揉搓10分鐘。揉成面團後,中間挖個洞,繞圈搓成粗細均勻的圓柱形長條,用刀分成3-5段,取壹段繼續下壹步操作,剩下的放在盆裏用濕布蓋好備用。
第五步:制作面糊。把這個長條揉成直徑相當於1元硬幣的大小。揉面時在板上撒點面粉,防止粘板。拉壹根面條時,要將長條旋轉90°,使拉出來的面條基本呈圓柱形,便於下壹次剝皮操作。然後用靠在手掌大拇指上的肌肉用力壓面團粉,就會被壓成爛面條。
第六步:搟皮。奶奶說,餃子皮要搟得均勻,這樣餃子皮的大小、厚度、形狀才均勻。具體標準是中間厚邊緣薄(中間厚防止漏餡,邊緣薄口感好)。搟皮時,註意右手均勻用力,左手以相同的角度翻動面團,這樣才能保證搟出的餃子皮大小、形狀、厚度壹致、美觀。
制作技巧:
Tip 1選擇高筋天然面粉制作餃子皮,在保證面筋的同時,還能保持濃郁的麥香味,自然健康。
技巧二:做餃子皮的面團要軟硬適中,太軟了,不好操作。搟餃子皮時,餃子皮容易變形,包好的餃子皮坯易粘、易斷,不耐煮。面團比較硬,面團不容易搟薄,餃子皮在餡的時候也不容易粘。
小貼士三:蒸餃壹般是用熱水和面,餃子會比較軟;而且做普通的餃子,要用冷水和面,這樣更有力量。
小貼士4:還有壹個加入雞蛋和面條的竅門。在500克面粉中加入1雞蛋,可以使餃子皮更軟,口感更好,即使餃子冷卻也不會變硬。但缺點是餃子皮偏黃。如果妳介意,不要加雞蛋。
技巧五俗話說“被打的媳婦擦臉”。雖然現在沒有家暴,但是餃子面壹定要再搓壹次,搓壹會兒,歇壹會兒,讓它醒過來。越揉越好吃。壹般餃子的面團至少要揉3次,每次3次,每次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