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鄭玲

如何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鄭玲

和田地區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去極端化”為目標,著眼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行為習慣和接受心理新變化,創新方法手段,豐富載體渠道,用“草根化、接地氣”的方法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工作,用現代文化照亮思想凝聚人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開設農家大講堂。開辦“農家講堂”,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活動,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傳遞釋放維護社會穩定的正能量。墨玉縣各鄉鎮采取“請到家、嘮家常、講過去、談未來、跳跳舞、吃便飯”的方式開辦“農家講堂”,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農家講堂上,“四老”人員在自家小院結合當前黨的各項惠民利民政策,給年輕人講過去艱苦生活,談美好的現在,讓年青壹代珍惜當前美好的生活。宗教人士講宗教教義,教育信教群眾心向善,走正道,告誡青少年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家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做貢獻。致富能手講科技,傳播先進的種植或養殖技術等。

失足人員通過講述本人的經驗教訓,勸誡身邊的年輕人要遵紀守法、抵制宗教極端思想。青年代表向全體青年宣讀倡議書,開展“珍惜美好生活,***同抵禦暴力恐怖和宗教極端思想”倡議書簽名活動,表決心。活動中,民間藝人彈奏優美的樂曲,村民們跳起歡快的麥西來甫,使廣大青年在寓教於樂中受到教育和啟發。開展農家講堂1365次,參與群眾達11萬余人次。民豐縣充分發揮基層草根宣講員作用,邀請“四老人員”、農牧民群眾代表、“80、90”後群體代表、被打擊處理人員家屬,采取集體活動空閑講,專題會談集中講的方式,由“四老人員”講過去吃苦奮鬥的經歷,農牧民群眾代表講黨的惠民利民政策帶來的巨大變化,“80、90”後群體代表講建設家園的理想願望,被打擊處理人員家屬講極端思想帶來的危害傷痛,引領廣大群眾憶苦思甜,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農家大講堂”宣傳教育,讓群眾進壹步認清了“三股勢力”的罪惡本質,自覺抵制抵禦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對暴力恐怖活動敢於揭發和主動舉報。

創建“農家文化大院”。把“農家文化大院”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文化惠民工程相結合,堅持政府投資、農戶管理、多方***建,創建“農家文化大院”386個。壹個個集宣教、文化、娛樂、科技傳播為壹體的“農家文化大院”,改變了群眾閑下來就不知道幹什麽的枯燥生活,現在到大院去聽聽講座、看看書、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談談心,成為了壹種新風尚。

壹是農村娛樂文化的展示舞臺。依托“農家文化大院”,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普遍關心的計劃生育、教育衛生、科技扶貧、民族團結等事情編成相聲、小品、舞蹈、說唱等,或宣傳黨的新政策,或贊美農村新變化,或勸誡人們走正道,既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又使群眾受到了教育,推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和田縣英阿瓦提鄉“農家文化大院”的戶主兼文藝宣傳隊長買買托乎提·亞森,在農閑的時候帶領村裏的9名民間藝人,在自家大院裏排練,布置了文藝宣傳板、農家書屋、服務信息臺等,每逢重大節慶日,買買托乎提都會組織村裏的民間藝人演出節目,遇到誰家有喜事便免費上門演出。

二是黨的惠民政策的普及課堂。以“農家文化大院”為平臺,開展“政策宣講零距離,黨的政策進萬家”惠民政策宣講,圍繞“去極端化”、黨的惠民政策、基層組織建設、宗教事務管理、民族團結教育等內容,組織享受惠民政策的農牧民積極發聲,讓老百姓講自己的故事,講發生在身邊的惠民故事。邀請七站八所工作人員對政策進行解讀,組織民間藝人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各類文藝節目表演等方式,在寓教於樂中提升農牧民對惠民政策的知曉率。

三是農民科技致富的信息窗口。從活躍農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質入手,抓好“農家文化大院”建設,購置農業、科普、法律法規、文藝等方面的書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根據群眾所需安排各類技術人員到農家文化大院,為老百姓作輔導講座,增強農牧民科技致富的能力。邀請專業戶講致富辦法,個體戶講發家之路,,使“農家文化大院”服務“三農”、方便農民,成為農民群眾學習科技知識、掌握致富本領、獲取經營門道的“充電站”。

四是鄉土文藝人才的培訓中心。創建“農家文化大院”,培養農村文藝人才,把文藝“種”到群眾中,讓農牧民成為文藝的享受主體。安排縣市文工團專業演員,對民間藝人進行文藝輔導和培訓,激發鄉土人才創作熱情,高民間藝人的能力水平,孕育了壹批能歌善舞的文藝隊伍。“農家文化大院”的建立,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成為引領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有效載體和農民休閑娛樂的精神家園,點亮了農村文化生活。

開辦百姓大舞臺。打造百姓大舞臺,活躍基層文化生活,利用巴紮天,開辦百姓大舞臺活動。邀請文工團演員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組織民間藝人、文化帶頭人精心編排文藝小品、合唱表演、麥西來甫、“小蘋果”舞蹈等節目,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傳遞真善美,釋放正能量。穿插黨的惠民利民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平安建設、和田地區“去極端化”5個專題宣講材料等內容的宣講。對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等知識進行有獎測試。和田縣籌集資金260余萬元,建成百姓大舞臺64個,發揮信息量大、教育面廣、即時性強的優勢,引導群眾自覺樹立現代文化生活新理念。深入開展節日文化、周末文化等文藝活動,充分利用文藝演出的時機,融合文化、融入群眾、融洽關系,實現凝聚民心、促進團結、維護穩定的目標。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文藝演出950余場次,吸引和帶動12.8萬余名群眾積極觀看參與。

融宣講於文藝演出。結合地區正在開展的春節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把開展“去極端化”宣講和文藝演出活動相互融入,營造“遠離極端思想、感恩偉大祖國”的氛圍,引導群眾樹立“奮鬥改變命運、愚昧遺憾終生”的觀念。今年以來,地區舉辦了8期基層宣講骨幹培訓班,1138名基層宣講骨幹、文化能人參加了培訓。目前,全地區已組織“三下鄉”文藝宣演活動864場,受教育群眾70.6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