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膳食纖維少的嬰兒容易便秘。很多媽媽總是給寶寶吃精細米粉和高蛋白食物,卻不註意給寶寶吃蔬菜,或者不註意寶寶不吃蔬菜的壞習慣。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過少,不易刺激神經系統的排便反射。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其中的水分被腸道過度吸收,飲水不足,最終導致糞便幹燥、變硬,難以排出。
2、食物量不足。對於寶寶來說,如果把大便留在大腸出口附近,就會發生排便反射,大便排出。吃得太少,大便量就會很少,自然就排不出來了。
3.沒有養成排便的習慣。因為排便時間不規律,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然有排便的感覺,但因為貪玩或其他幹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排便。久而久之,腸道排便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大便在腸道內堆積,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幹燥,不易排出,從而形成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4.腹壓不足。對於肌力還沒有發育好的嬰兒來說,排便是個大工程。當他們出現排便反射時,無法像成年人壹樣有目的地將力量集中在腹部並調整這種力量。
5.飲食結構的變化。添加輔食後,寶寶攝入的營養成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腸道內的細菌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大便的硬度和狀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可能會排便困難。
新生兒便秘很少見。如果寶寶幾天不排便,可能不是便秘。因為母乳吸收完全,大便量少,有些寶寶隔幾天就會排便壹次,不壹定是隨食物。所以新生兒幾天不排便不壹定是便秘。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的特征。如果特征正常,幾天不排便是正常的。
解決辦法
初期癥狀:奶粉+米湯
解決這種便秘並不難。哺乳期寶寶便秘時,可以加香腸類食物,只要每天餵米湯(當然米湯裏的米粒壹定要瀝幹),也可以餵壹點薏米的開水。橙汁、棗汁、大白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
斷奶期,嬰兒便秘可增加輔食,除了營養高的雞蛋、瘦肉、肝、魚,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粥,如菠菜、油菜、大白菜、芹菜、香蕉、梨等。營養學不偏愛中高營養的肉類和蛋類,而忽略了蔬菜。
嚴重癥狀:藥物瀉藥
如果寶寶幾天不排便,大便又幹又硬,就不要長期服用瀉藥,以免影響營養吸收。這時候應該先用甘油栓或者小兒開塞露來緩解便秘。崔啟亮說,用凱澤露壹般只需要用壹半的藥液。擠入後,讓藥液在腸內至少停留3 ~ 15分鐘,讓藥液在排便前軟化糞便。如果妳擠進去,馬上拉出來,那就白費了。
有些家長喜歡用手指挖糞,要特別小心。不要用食指,只用小指,蘸點凡士林潤滑劑,以免不小心撐住肛門括約肌,造成大小便失禁,日後傷害無窮。
七星茶加重便秘。
民間有很多對付寶寶便秘的招數。崔啟亮說,廣州很多家長總是把便秘當成“熱風”,給孩子喝“涼茶”或“七星茶”。其實涼茶或者七星茶,如果餵多了,會擾亂腸胃消化功能,也就是損害脾胃功能,影響寶寶食欲,削弱寶寶體質。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氣虛導致便秘,亂吃黨參、北芪等中藥使寶寶興奮不安,排便更加困難。
技巧
通便風油精
準備壹瓶清涼油(最好是白色的那種),用清涼油在便秘寶寶肚臍周圍薄薄的塗壹層(不要太多,寶寶嬌嫩的皮膚受不了),然後在背部對應肚臍處塗壹層,稍微按摩壹下。1或2小時後,寶寶會開始放屁,慢慢便便。如果壹次不行,可以做2 ~ 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