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觀眾認識歸亞蕾,是從壹系列“女強人”形象中:大明宮詞中的柔,漢武大帝詞中的鐵腕竇太後,大宋宮詞中的果斷蕭太後...她們是中國古代史上極少數的女政治家。
但她是第壹代“瑤女”。按照輩分,她是劉雪華、嶽翎、趙薇和水晶的姐姐。
今天,妳我都習慣了在電視上看到壹個淡定老婆婆的形象。雖然優雅從容,卻無法掩飾歲月留下的沈重痕跡。
但是,妳必須相信,這個叫歸亞蕾的女人曾經非常美麗。
65438-0944年,歸亞蕾出生於湖南長沙的壹個書香世家,父親是臺灣省著名的導演和編劇。
從很小的時候,她就對表演感興趣。在她父親的代表作《放下妳的鞭子》中,歸亞蕾扮演了壹個小女孩。每次演出結束,觀眾都會誇她,“小姑娘演得真好”。這件事在歸亞蕾心中埋下了種子,也激發了她對影像的熱情。
那時,歸亞蕾只有8歲,他對圖片和故事非常著迷。他和長輩壹起去看京劇,但即使聽不懂唱腔,也會為劇情而落淚。大多數時候,她把自己關在電影院裏。“壹部電影可以看三五天。”
父母認為歸亞蕾有藝術細胞,於是鼓勵她:“妳以後從事演藝事業也不錯。”無形中,這也給了歸亞蕾壹些暗示,讓她相信她可能是壹個“爺爺”,應該是壹個天生的演員。
所以高中畢業後,歸亞蕾考取了省立民族藝術學院影視系,正式學習表演。盡管很有天賦,歸亞蕾從不輕視這個角色。
越努力越幸運。20歲時,從國立藝術學院畢業後,歸亞蕾沒有直接進入影視行業,而是成為了啟聰學校的壹名教師。"
當時她對娛樂圈的認識是有偏差的,總覺得需要有人來誇妳,需要靠壹定的關系才能進入這個圈子。就連電影《煙雨蒙蒙》的公開選角也是由歸亞蕾的父母秘密簽約的。
出乎意料的是,正是這次註冊改變了歸亞蕾的命運。21歲的她不僅當選了本片的女主角,還登上了金馬獎的領獎臺,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金馬獎得主。
如今,只有在當年出版的《影評》雜誌上,中國大陸還能看到她當年的美好形象:飛揚的短發,亮亮的額頭,亮黑的眼睛裏流淌著冰冷的驕傲,是壹朵真正的野玫瑰。
然後,歸亞蕾跑回家,嫁給了當時還是飛行員的男友,後來又宣布,為了剛出生的孩子,她將休假三年。然而,歸亞蕾的運氣特別好。復出後,他不僅出演了李翰祥的《暖冬》,還憑借《家在臺北》獲得了第二屆最佳女主角。
也有這樣的傳言,正是因為她的《暖冬》,侯孝賢才決定做電影人;而李安,尤其是在20年後,特意邀請她做婚宴上的女配角,以壹種極其微妙的方式,完成了她童年的壹個夙願...他們在部隊服役或者高中的時候,她就是“夢中情人”這個詞最完美的現實寫照。
就是這樣的人,總是以最勤奮上進的狀態要求自己。
在電影《飲食男女2》中,她故意給自己增加難度。“劇本上先是說白萍是舞蹈演員,但我覺得隨便跳沒意思,就和導演商量要不要加入國標元素?”
談了五年這部電影,歸亞蕾跳了五年舞,每天都有強化訓練。在此期間,波蘭教師請假回國,歸亞蕾請了三名私人教師輪流授課,每天6個小時。
最後,歸亞蕾飾演的白萍從“舞蹈演員”變成了“職業舞蹈演員”。走在表演的道路上,歸亞蕾視“挑戰”為動力。“如果妳是壹個演員,妳總是演同樣的東西,不僅觀眾覺得累,妳也很無聊。”
不會說閩南語的歸亞蕾為了在電影《紅薯和大米》中扮演林秀梅付出了很多努力。她在國外拍戲的時候,專門請了壹個語言老師,每周四天按時上課。平時閑暇時,她見縫插針,身邊的閩南人幾乎都成了她口語練習的對象。
經過三個月的練習,我很快就掌握了竅門。最終,歸亞蕾在《番薯和米飯》中的方言效果甚至堪比當地人。
扮演母親的角色,歸亞蕾還獲得了第壹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她似乎從來沒有事業停滯,“演完主角,演完配角,演完主角”。在處理角色時,她從不強求:“有就來;不,算了。”
用歸亞蕾自己的話說,“上帝真的關心我”。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歸亞蕾是壹個傳統而溫順的中國女人,為家庭做出讓步是常事。
我常說我有兩份工作,壹份是家庭主婦,壹份是電影演員。拍電影只是我的副業,家庭才是我的主業。對歸亞蕾來說,家庭生活是壹切滿足的源泉。
演藝事業壹帆風順的她,並沒有頻繁地壹口氣接下影視作品,而是早早地將重心轉向了家庭。她和丈夫張夢奎從大學就認識了。那年他們拿“金馬影”的時候,還穿著她老公送他們的旗袍。他們的愛甜蜜而明顯。
但其實她老公也不是特別支持她進娛樂圈。經過婆婆的勸說,他慢慢接受了。但他還是對歸亞蕾提出了三點要求:不拍暴露鏡頭和吻戲,不發自己的照片給粉絲,不早回家娛樂。為了照顧丈夫的感受,歸亞蕾壹直在履行她最初的承諾。
但因為拍戲需要脫裙子,她堅持要穿襯裙,導演不同意電影效果。當時,歸亞蕾幾乎哭了,拍攝進度受到很大影響。張夢奎得知後,決定不再為難她,取消了當初的苛刻要求。
很多女性結婚生子後,很容易被生活瑣事束縛。沒有了少女時代的天真和倔強,取而代之的是悲傷和抱怨。
然而,歸亞蕾在拍攝期間照顧她的家人。雖然她很累,但殘酷的時間並沒有帶走她充滿靈氣的美麗。進入中年,她有壹種獨特的魅力,壹種屬於她的獨特魅力。
雖然家庭是歸亞蕾生活的重中之重,但這並不妨礙她成為壹名優秀的女演員。
隨著年齡的增長,歸亞蕾的事業逐漸拓寬。56歲出演《大明宮之詩》,也促成了她演藝生涯的轉折。後來,她扮演了許多更加滄桑的角色。多年的豐富閱歷和“窗前看花”的淡然,讓她把這樣的角色演得得心應手。
像《橘子紅了》裏的容大老婆,《雲水謠》裏的王碧雲老人。
雖然由於年齡的限制,她有時只能作為陪襯“綠葉”,但“綠葉”的風頭絲毫不亞於嬌艷綻放的“紅花”。她憑借王碧雲老人壹角獲得第29屆大眾電影最佳女配角百花獎,實至名歸。
在過去的55年裏,歸亞蕾壹直無動於衷,似乎沒有什麽東西變紅過。當毒眼問“妳演戲最大的野心是什麽?”
歸亞蕾說:“就是拿到劇本的時候怎麽演好角色。”這種對佛教的態度,在生活節奏加快,女性壓力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是非常難得的。
誠然,生於20世紀40年代的歸亞蕾被教育成壹個溫柔的兒媳,而不是壹個事業上的女強人,這與當代女演員相當不符。當時的“政治正確”與現在不同,社會主流價值更傾向於女性回歸家庭,自然給了女性家庭“退路”。
雖然這是上幾次的價值,但還是有壹定參考價值的:在女性獨立思潮高漲的當下,我們是否也應該警惕壹種絕對的政治正確?如果女性想以個體的身份回歸家庭,是不是也值得鼓勵?
歸亞蕾非常理解“獨立女性”的處境。“可能她把壹生都獻給了演藝事業,所以在路上會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麽辦。”
無論順境還是逆境,“要表現出來,就要積極爭取機會,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消沈。”歸亞蕾的人生觀未必人人認同,但她的可貴之處在於自洽,這是當今時代拒絕焦慮的唯壹武器。
如今,雖然她已年過七旬,不斷增長的皺紋讓她看起來不再那麽光鮮亮麗,但歲月終究還是對她友好。她那種從容淡定的氣質已經沈入了她的內心。雖然要同時兼顧家庭和事業,但她依然沒有抱怨,也沒有抑郁。她在演藝生涯中獲獎無數,與心愛的丈夫有著幸福的“金婚”。她近乎完整的人生令人羨慕。
這是歸亞蕾。歸亞蕾雖然已經過了古代,但仍處於全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