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霸屏”、聲音出戲,這些“黑鍋”究竟該不該配音演員背?配音演員的真實現狀又如何?《綜藝報》采訪季冠霖、夏磊等多位配音界“好聲音”,揭秘配音這個“隱藏在演員背後的職業”。
隨著《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等影視劇的熱播,配音演員再次被網友推上風口浪尖。“影視劇配音行業沒人了,怎麽全被那幾個人占了”“口型對不上,配音演員幹什麽吃的”……壹時間,網友對配音演員吐槽聲四起。
尷尬的身份
但是,被寄予厚望的影視配音演員的生存現狀又如何呢?曾為多部影視劇配音的夏磊在接受《綜藝報》采訪時表示,在影視劇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中,幾乎沒有配音演員的名字。“父母會問,妳做的什麽工作,我怎麽在演職員表裏看不到妳的名字?我們都沒法解釋。”
配音導演在挑選演員時,更傾向於接近影視演員原聲的人。對配音演員而言,“沒聽出這是配音”是對其業務水平至高無上的褒獎,因此影視劇配音演員常常隱居幕後,不為觀眾所知。然而,不為觀眾所知並不能逃過來自粉絲惡意攻擊的壓力。有業內人士爆料,配音演員被粉絲罵是常態。“尤其做當紅偶像的配音,那就等著被罵死吧,粉絲會直接給妳的微博發私信,罵妳配的不好。更有極端者,會說‘妳有什麽資格給XXX配音,妳怎麽不去死’這種話。”
此外,配音演員和影視劇演員口型對不上,是其遭到網友吐槽的主要原因之壹。若是細究,導致這壹“播出事故”的原因其實並非配音演員之過。不管是“數字先生”“數字小姐”,還是演員將臺詞“私了還是公了”的“liao”說成“le”,有些影視演員本身的臺詞功底水平就值得堪憂。更有演員在片場擅自更改臺詞,而導演又在後期要求配音演員以劇本臺詞為準,至此形成“口型對不上”。值得壹提的是,由於輸出信號轉換導致口型錯位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時間、薪酬雙重考驗
種種壓力下,真正能在該行業堅持下來的配音演員少之又少。季冠霖就向《綜藝報》列了這樣壹個時間表,“從壹個新人到可以配音至少需要2-3年,從可以配音到基本勝任所有角色需要5-6年,而從職業水準進階到更高水平則需要8-10年。”夏磊也表示,“1年是起步年限”,同時坦言自己從入行到配上群雜角色,就用了3年時間。在壹個依靠漫長時間積累的行業裏,配音演員能夠成為頂尖人才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可想而知。
近幾年,這些擁有眾多經驗的職業配音演員名氣漸長,很多影視劇制作公司在不考慮配音演員是否符合角色人設的情況下紛紛找上門來,最終給觀眾造成“配音行業沒人”的錯覺。季冠霖介紹,相比前兩年,她這幾年接的配音工作少多了。“前兩年可能每天都在錄音棚,最近大概壹個月也就接1-2部,在錄音棚的時間可能都不到壹半。可能剛好配的這幾個作品比較火,所以大家會覺得女主角都是我在配”。夏磊老師也表示,“每年單電視劇就有15000集的產量,而配音行業只有500人,觀眾只盯著最火的那幾部劇的主角,卻忽視了配角、群雜都需要配音演員來完成的事實。”
然而,與時間成本相伴隨的另壹現實情況是,配音行業薪酬低、新人收入不穩定。夏磊介紹,經歷了20年發展,配音行業的平均薪酬只從每集電視劇250-300元漲到350-400元,遠低於其他行業的薪酬增速,甚至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剛入行的新人,有時候壹個月壹分錢都掙不到。配音行業收入不穩定,很難留人。”夏磊不無惋惜地說,“有些孩子想配音,前期需要壹直跟棚,沒有收入,生活難以為繼,最後堅持不下去就離開了。”目前,除了早期譯制片廠的配音演員和極個別加入配音公司的人外,80%配音演員依舊是自由職業者。“沒有醫保、社保,有活就接,沒活就餓著”,是這群人的真實寫照。
抱團取暖
得益於網絡高速發展,不少對配音感興趣的人自發成立或加入配音組織,成為網配。網配社團“月玲瓏”發起人魔月告訴《綜藝報》,“我知道的配音社團就有30-40個,每個社團成員從幾十到幾百人不等。”然而,業余配音演員在專業化上還需長期的系統培訓。
正是看到當下職業配音演員青黃不接的現狀,壹些在業內有影響力的配音演員紛紛組建公司,專註青年培訓等項目。(如下圖)
2013年1月,謝添天、馮駿驊、夏磊等業內知名配音演員成立上海音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音熊聯萌”),主營動漫遊戲配音和聲優演藝。夏磊告訴《綜藝報》,“影視劇配音不掙錢,影視劇配音演員也不能有自己的個性,但動漫配音恰恰相反,演員本身就能賦予角色靈魂。”借鑒日本聲優制度,音熊聯萌打造了醋醋、龜娘等在二次元圈子裏熱度極高的聲優新星。通過合並動畫制作公司,孵化《言靈童話》《啪!羽流》等二次元IP,音熊聯萌不斷向產業鏈前端靠攏,探索聲優產業的商業化運作之路。
2016年,音熊聯萌在收到了近千封有誌於配音行業的新人發來的簡歷後,只招收了10個有潛力的配音演員進入實訓階段。“目前為止公司壹***招收了十幾個,前面2-3年招了6-8個,去年開始加快了招募步伐,壹年就招了10個”,夏磊不無自豪地說,“音熊聯萌為這些學員提供的是免費培訓,這在業內應該稱得上是‘僅此壹家’,所以面試淘汰率很高。”談及什麽樣的聲音能夠脫穎而出時,夏磊表示,“個人特色是最重要的壹點,此外,學習能力強、抓角色準、完成度高、速度快、能適應高強度的配音工作也必不可少,如果還有額外的特長就更好了。”
2015年11月26日,季冠霖創建的公眾號“冠聲學院”上線。談及創建初衷時,季冠霖表示,“不少對配音感興趣的朋友,通過微博詢問配音技巧問題,或是讓我點評他們的配音作品。關於相同的技巧,我可能重復了百十次之多,那我就想,能不能打造壹個平臺,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交流配音技巧,分享優秀作品。我也會把我創作上的壹些感觸,以及類似如何保護嗓子等技巧放上來。”
2016年,冠聲學院啟動多場線上線下分享交流活動,季冠霖表示,“對於那些不能到北京來的孩子,我們利用已有資源,請壹些配音屆‘大咖’,分享配音經驗,***同進步。”據悉,接下來冠聲學院將會上線更加多樣化的系統培訓。
談及薪酬低、無保障等配音演員生存現狀,季冠霖希望通過建立統壹標準逐步改善。在她看來,從業者在增加,僧多粥少,只有建立統壹規則,才能避免惡性競爭。“配音行業的關註度提高後,從業人數隨之增加,勢必會出現惡性競爭等行業亂象。建立統壹的行業標準,才能有效規範引導行業發展。”夏磊表示,“如果說能夠成立壹個協會,或是集團公司,將整個行業的朋友匯聚壹起——這再好不過。但是現階段,這條路徑實現起來並不容易。所以我盡自己所能,對這個行業做出壹點點改變,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