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註定是因果,三石註定。
壹碗孟婆湯在腹部會讓妳忘記河岸。
花和葉是兩個階段的生活,奈何橋已經等待了千年。
從十幾歲開始,我就喜歡佛教故事,也不知道為什麽。具體時間記不清了。我在圖書館看到了《Hokkekyo》。我很用心地想了想,也帶著好奇和虔誠。借回家讀書時,讀了《曼珠沙華》,即彼岸之花,得知彼岸之花是四佛之壹。那個悲傷的傳說深深地打擊了我的心靈。後來我問了萬能的度娘,有了更多不同的版本,我看到了畫面中彼岸花的妖嬈形象,於是我牢牢記住了它的模樣,但多年來,我卻恨不得看不到它的美。
巧合。上周六和隨州戶外老虎壹起騎行感謝店家,騎友上山打栗子。巍峨的白照山上,漫山的栗樹下,壹個緩坡上,幾簇艷麗的紅色突然映入眼簾。啊!花在另壹邊!我脫口而出。
沒錯,就是彼岸花。壹簇簇直立的樹枝,沒有壹片葉子。火紅的傘形花序頂生,5至7朵花壹簇,紅色奇特,花瓣絲狀,卷回似龍爪。幾只蝴蝶在妖嬈的花朵上默默追逐起舞,更添幾分奇異。
我呆在原地,大腦壹片空白。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種花!
彼岸花,魔鬼的溫柔。民間傳說中,自告奮勇下地獄的花,被很多惡魔送了回來,卻依然在死路上徘徊。心魔們不忍,同意讓她在死路上行駛,給離開人類世界的靈魂以指引和安慰。閻魔愛,壹個來自地獄的女孩,喜歡這種花。紅色的曼珠沙花,彼岸的花,盛開在地獄之路,看起來像是用鮮血鋪成的地毯,因其火紅的火焰而被稱為“火之路”。也是這漫漫黃路上唯壹的風景和色彩,人的靈魂跟著這朵花的指引走向冥界的監獄。
曼珠沙華,《悲傷的回憶》。出自《Hokkekyo》,本名摩訶曼陀羅花曼珠沙華,意為在冥界彼岸綻放的花朵。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邊緣的另壹邊開滿了大片的花,那就是曼珠沙華。另壹邊有兩個仙女守著花。壹個叫曼珠,壹個叫沙華。千百年來,他們壹直在等待彼岸的花,卻從未相見,因為花開的時候,他們看不見葉子,有了葉子,他們也看不見花,花與葉不相見,這是不對的。他們瘋狂地思念著對方,被這種痛苦折磨著。終於有壹天,他們違背天意,決定秘密見面。那壹年,曼珠沙華盛開的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格外妖嬈美麗。天庭怪罪曼珠和沙華,他們被拋入輪回,被詛咒永遠不能在壹起,受盡了生生世世的折磨。從此,曼珠沙華就隔了兩岸,所以也叫對岸花。這幽冥地獄裏的花,形似向天祈禱的棕櫚,在亡者之路上默默綻放。曼珠和沙華每壹次轉世,都能在亡者之路上聞到對方花的香味,都能想起自己上輩子的樣子,然後發誓不分離,卻在下輩子陷入壹次又壹次詛咒的輪回。
傳說經過無數個輪回,有壹天,佛祖路過這裏,看到對岸的花帶著無盡的冤屈如血,紅如火,就過來仔細觀看,壹眼就看出了因果。佛陀深深地嘆了壹口氣,然後仰望天空大笑,伸手把那朵花從地上拔了出來。佛陀把花放在手中,感慨地說:“妳們上輩子錯過了彼此,但經過無數次輪回,妳們仍然相愛,不能在壹起。”妳為什麽這麽著迷?所謂的分分合合,不過是緣分和緣分罷了。妳有上天的詛咒,使妳的命運不散,但妳的命運不分。我不能幫妳解開這個詛咒,所以我會帶妳到彼岸,讓妳在那裏綻放。"
在去往彼岸的路上,佛陀路過了幽冥中被遺忘的河流,不經意間河水打濕了彼岸的花朵。當佛陀來到彼岸時,他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成了白色。佛陀沈思片刻,笑道:如果妳快樂,不如忘記。妳如何辨別是非?好花,好花。佛陀把這種花種在天上,稱之為曼陀羅花。
但佛陀不知道自己在被遺忘的河上,河水被河對岸雕謝的花染成了紅色。河水不停地哀號,聽到了悲傷。地藏菩薩非常神奇。當他得知曼陀羅出生後,他來到河邊,拿出壹顆種子,扔進河裏。壹簇簇鮮花從水中長出來。地藏菩薩接在手裏,嘆道:妳脫身了,妳好自在。妳為什麽要放它?我要妳做壹個使者,引導眾生輪回。只要記住妳的顏色。另壹邊有壹朵曼陀羅花。請叫它曼珠沙華。
雪白的曼陀羅和血紅色的曼珠沙華都代表死亡。從此,曼陀羅花在天堂之路上盛開,曼珠沙華滿地獄之路。兩者都代表死亡,但壹個傾向於死亡的另壹種解釋:重生,壹個傾向於猶豫徘徊於痛苦與悔恨:墮落。地獄和天堂只有壹線之隔,就在壹念之間。所謂天使和惡魔的區別,不過是顏色和負擔的意義。
從此,世界的另壹端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花。壹個長在另壹邊,潔白如雪。壹個出生在被遺忘的河邊,像火壹樣紅。都有壹個相同的名字——彼岸花。
附加鏈接:
對岸的花,又叫曼珠沙花、曼陀羅花,是佛經中描繪的天上之花。
這些稱謂,如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等,來源於梵文佛經Hokkekyo。摩訶意為大,華古漢語意為“花”。意思是地上的花。在西方,據說她是由鬼神之血混合而成。根據佛光字典,曼祖沙、曼陀羅、梵文是天界的花名。諸天可隨意降此花,道場可莊嚴說。看到它的人可以脫離他們的惡行。
彼岸之花,又稱“彼岸之花”。石蒜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土地上。它的原產地是紅壤,地下有球形鱗莖,表面覆蓋著深褐色的膜狀漿片。葉子窄而深綠色,從基部抽出,在秋天花雕謝後出現。愛陰涼,可忍受的高溫極限是日平均氣溫24℃;喜潮濕,又耐旱,習慣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為最佳。有夏天睡覺的習慣。
花梗秋天開花,花雕謝後長出葉子,春夏葉子枯萎,球莖開始休眠。
花期為夏末秋初,7-9月。花莖長30-60厘米,通常4-6朵花排列成傘狀,著生於花莖頂端,花瓣倒披針形,花被紅色(也有白花),向後卷曲,邊緣有皺褶,花被管很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紋小,周長6厘米以上。花開無葉,葉是缺花,葉是缺葉。這種花經常生長在野外的石縫和墳墓裏,所以有人說它是“通往墳墓路上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