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魚生長在四川省阿壩州與西藏接壤的長江源頭。肉特別嫩。“雪魚”產於閩江上遊,閩侯縣最為著名。該魚青白色,頭小,側扁背圓,鱗薄,形似鰣魚,極其鮮美。
鱈魚的學名是Gadus morhua。見於北大西洋兩岸,壹般棲息於近海底,分布從近岸到深海。它是壹種珍貴的食用魚,它的肝臟可以用來制作魚肝油。它有三個背鰭,兩個臀鰭和壹根腭須。體色多樣,從淺綠色或淺灰色到棕色或淺黑色,也可以是暗紅到鮮紅色;身上有黑斑。
擴展數據
外觀特征
鱈魚身體細長,略扁平,頭大,嘴大。上顎略長於下顎,尾部向後逐漸變細,壹般長25-40厘米,重300-750克。頸部的觸須等於或略長於眼睛直徑。頜和犁骨都有絨毛齒。體表覆蓋的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3條,臀鰭2條,均完全由鰭組成,無硬刺。
體色多樣,從淺綠色或淺灰色到棕色或淺黑色,也可以是暗紅到鮮紅色;頭、背和體側為灰褐色,帶有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兩岸,壹般棲息於近底層,從近岸被帶到深海區。原產於從北歐到加拿大和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世界上鱈魚的主要生產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和俄羅斯,日本主要在北海道。
中國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和東海北部。黃海北部、山東高教東南偏東、海島南部和東海南部有主要漁場。
生活習慣
冷水底棲魚以無脊椎動物和小魚為食。夏秋季棲息於黃海冷水區,冬季遊回水深50 ~ 80m的沿岸泥底區。大多數鱈魚生活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冷水海域,水溫為0℃ ~ 16℃。
鱈魚以其他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食量大,生長快,約10年可長到1米;它是壹種貪吃的洄遊魚類,食量很大。因為群居性生活,所以容易捕捉,自古以來就是相當有名的食用魚。
壹條繁殖能力很強,體長約1米的雌魚,壹次可產多達300萬到400萬個卵。黃海的生殖周期為1 ~ 2個月,卵340000 ~ 830000枚,卵沈入水中,直徑為0.98 ~ 1.05毫米..
北極鱈魚是典型的冷水魚,分布在整個北極地區。當溫度超過5℃時,它們就會消失。它是壹種中小型魚類,最長可達36厘米,是北極地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壹。
夏季,北極鱈魚主要生活在喀拉海巴倫支海冰凍區的邊緣。幼年北極鱈魚以小型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為食。隨著成長,它吃的浮遊生物逐漸由小變大,部分捕食小魚。
到每年9月,北極鱈魚開始向西部和南部洄遊,在冬季零下溫度下產卵,為浮卵,產卵量為9000 ~ 18000粒。由於水溫低,潛伏期長達4 ~ 5個月。
北極鱈魚的生長速度在寒冷的北極可謂迅猛。3齡時平均體長為17cm,4齡時可達19.5cm,5齡時為21cm,6齡時為22cm。北極鱈魚最高年齡可達7歲。
北極鱈魚性成熟年齡壹般為4歲,大部分壹生只產卵壹次,產卵期停止進食。產卵後,壹些北極鱈魚遊入河口或河流下遊,然後進入公海。
參考資料:
鱈魚。百度百科